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心理工作者
在黄石,在湖师,有这样一位平凡的心理健康老师,她教龄不长,但却保守着数千名学生不能言说的秘密,成为那些孤寂心灵最值得信任的依靠;她热爱生命,但却总是和难以苟活的孩子讨论生命的意义,为站在生死边缘的孩子找寻活下去的力量;她身材弱小,却总是满腔热情投身社会公益,为在凄风苦雨中的弱势群体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她言语不多,却被新华每日电讯独家专访,讲述疫期心理援助的感人故事。这就是她——湖北师范大学的荆玉梅。
投身爱的事业,是爱岗敬业的楷模
“因为爱所以爱”,作为一名心理助人者,一名中共党员,荆玉梅坚持不忘初心,13年的坚守,3000余个夜晚的守护,2000余学生的悲喜,500余场的讲座,30余间办公室的筹建,1000余篇微信推文,1个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的立项……这些数字构成了一串特殊的符号,见证了她的努力和坚守。尤其是近些年,面对着越来越棘手的问题个案,荆玉梅耐心细致排解求助者心理阴霾。她常说:“能够为别人负重前行,说明被需要,被信任,辛苦也值得”。
坚持专业干预,是守护生命的卫士
选择伤人或自杀的学生常常见诸报端。为了守护生命安全,学校的24小时危机干预热线一直随身携带,半夜三更接危机电话是常有的事,1周连发十几起危机事件也不鲜见,还有几起惊心动魄的谈判故事。一个夏天的傍晚,有学生打算投湖自尽,让她赶紧到现场并和学生“谈判”,面对情绪激动就快坚持不下去的学生,她迅速平复自己紧张的心情,在对话中觉察学生的需求,最后用专业和智慧让学生平静下来并成功解救,而怀孕3个月的她却因劳累过度被送去医院保胎。类似的危机个案不胜枚举,少说也有400多起。
鉴于她多年的实践经验,近几年,黄石市中小学生自杀危机干预的现场也常常看到荆老师的身影。“快去联系一下荆老师,她在我们的处置会更专业”,这是一些中小学校领导的共识。
彰显博爱奉献 ,是服务社会的先锋
面对民众心理服务需求增多的现状,她主动深入社区、乡村、企业开展心理科普200余场,连续多年开展“夜伴轻音”留守儿童心理
关爱、孤残儿童心理帮扶等项目,志愿接听市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参与黄石中小学各类突发事件心理危机援助30余场。2015年6月,在震惊全国的监利“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发生后,她被省政府选派作为心理援助专家赶赴现场。她的工作赢得了遇难者家属及救援指挥部的称赞。被省教育厅通报表扬,获赠了“师德仁厚、大爱无疆”的锦旗。
在疫情爆发及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她第一时间冲上了心理援助最前端。第一批加入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专家服务队,并主动负责黄石市12355青少年心理热线的24小时接听工作。连续工作2年不下线,7*24的坚守,为需要的人送去关爱,累计心理疏导1200余人次。另外,坚持科普宣传,参与湖省《公众心理防疫自助手册》的撰写,多次在新华社、学习强国平台、湖北日报等媒体发声。2020年2月,新华社每日电讯对她进行独家专访并全文刊发,阅读量超过百万。
秉持学术之心,是科学工作的智者
她坚持做好学术研究,近年来,主持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项目7项,市级项目7项,校级项目10余项,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2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0余篇。2项国家级优秀成果奖,3项省级心理健康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