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民间瑰宝,匠心守护“阳新布贴”
蔡月娥,女,1936年4月生,阳新县文化馆退休职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间绣活(阳新布贴)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她从事阳新布贴传统技艺50余年,一生百剪细粘千针万线;她耄耋之年还劳心费神坚守在阳新布贴的传承一线,为发展壮大阳新布贴传承人群队伍耗尽毕生心血。近年来,蔡月娥曾被授予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黄石楷模”等荣誉称号。
立志一生做好一件事
阳新布贴,俗称“粘花”,是阳新县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实用工艺美术品,可考据历史距今已有200多年。
今年83岁的蔡月娥心灵手巧,从7岁开始,她就跟随外婆和母亲学习粘花技艺。
1981年蔡月娥调入阳新县文化馆工作,在专业美术老师的指导和熏陶下,她对阳新布贴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并立志一生只做好一件事——传承“阳新布贴”。
1987年,蔡月娥等人一起制作的阳新布贴壁挂“麒麟踩八宝”等6式9件,参加第一届中国艺术节展出,引起轰动。
1989年阳新布贴走出国门,蔡月娥参与制作的《麒麟踩八宝》等作品先后被送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备受外国人青睐。
匠心打造民间瑰宝
多年来,蔡月娥一直潜心研究布贴技艺,多次尝试突破自我,在传统布贴基础上不断创新,她整理总结刺绣纹样进行合理缀饰,形成了自己的技艺特点和独特风格。
她立足当地传统,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辅以刺绣,整理和总结出的200余个刺绣纹样进行缀饰,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阳新布贴的图谱和艺术内涵。
她凭借一双巧手,自主创作了100余件布贴作品,代表作品《招财童子》抱被、《哪吒闹海》凤尾帽等20余件作品在上海世博会等非遗博览会展出并大放异彩。
培育新生力量,传承非遗文化
1990年退休后,蔡月娥专门传授阳新布贴,在县文化馆布贴传习所、全县各乡镇的阳新布贴传承基地传承技艺,带出大量徒弟。她的大儿媳妇、小女儿也学会了做阳新布贴,时常在家三人一起探讨制作阳新布贴的手工技艺。
除了培育家族传承之外,蔡月娥自2012年起自费开展阳新布贴进乡村、下社区、入校园等技艺辅导和培训活动。
2017年,蔡月娥自筹资金在老家三溪镇创建了“蔡月娥布贴坊”传承保护基地,为周边布贴艺人提供一个集中的学习交流布贴技能的平台。
为了方便高校师生开展阳新布贴研学活动,蔡月娥的自家小院常年对外开放,只为向每一个登门求教的布贴爱好者提供一个学做阳新布贴的场所。
近年来,蔡月娥还与当地文旅、妇联、残联等部门合作,常态化开展公益性阳新布贴传统技艺辅导培训活动,为拓宽农村妇女和残疾妇女增收渠道,为当地乡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