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区十五冶花园小区建于1995年,属十五冶七公司封闭式职工家属区。小区旧改后,因资源稀缺、老龄人口比例大、基础设施不全及公司失管等原因,出现邻里纠纷不断、健身器材和场地不足等问题。去年,在社区党委的指导下,该小区组建了业委会,通过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打造“红石榴驿站”,深化基层治理,使得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党员骨干服务在先
2024年2月,花园小区业委会成立,7名成员中有3名党员。家住87栋1单元的党员汪明高坚持退休不退岗,持之以恒帮扶群众,经过居民投票选举,当选为小区业委会主任。至此,小区建设有了主力军,治理有了主心骨。
业委会经过走访居民,对楼栋长的知识水平、工作精力和任职经历等进行综合考虑,对7栋楼的楼栋长进行优化,平均年龄从72岁降至67岁,从而有效打通居民、业委会、社区党委之间的“连心桥”。在此基础上,各楼栋深挖骨干力量,选优配强19名单元长,通过业委会、楼栋长、单元长的层层发力,小区骨干力量由原来的32人发展至63人,其中党员占比70%以上。同时因地制宜,设置文明卫生协会、网球协会、园艺乐享协会等12个协会和志愿团队,每支团队由1名党员负责协调调度。
在去年年初极端天气期间,小区邻里志愿服务队队员全天候参与铲雪除冰工作,并组织发动30余名居民清理小区主道路及单元进出口,增强社区应急救护人员力量。小区“花好月圆”及“同心花园”绿化项目建设过程中,园艺乐享协会负责人组织40余名党员群众,种植樱花树苗42株、海棠树苗8株、四季茶花苗12株,助力小区环境提升。并协助区绿化公司种植茶梅30株,月季花、迎春花、刚竹、凤尾竹若干。十五冶七公司在职员工和小区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关系10对,实现邻里守望相助。同心艺术协会联合巾帼风采协会开展西点、插花技术培训2轮,惠及家庭妇女92人次。
“急难愁盼”解决在先
小区原有2处“左邻右里”议事亭,因面积小且漏雨透风,影响居民反映问题和协商议事。后经多方协调,十五冶七公司让出一间资料室,用于小区建“红石榴驿站”。投资近30万元、占地20平方米的“红石榴驿站”建成后,设有业委会办公室、读书角、议事厅、棋牌室及DIY餐吧等功能室,同时可提供采暖纳凉、供水充电、义诊义剪等20余项服务。小区居民按照“三议三不议”机制,先后在驿站开展议事协商会21场,并有效形成“群众点单—业委会派单—党员接单”的管理机制,先后解决树木遮阳、单元电梯加装,单元门及楼梯扶手刷新等22件居民“急难愁盼”事项。
一年来,小区新增14个停车位、7套休闲座椅、5件健身器材,居民满意率大幅提升;涌现出刘荣凯、史亚州、蔡红辉等14名先进模范人物,推荐2人参选“黄石楷模”。业委会倡导的微信小栏目“我来说几句”,引导居民积极发言,大力宣扬身边的好人好事。
基层自治制度在先
为有效巩固小区的建设成果,小区业委会、小区党支部、社区党委协商,明确业委会、协会组织、楼栋长及单元长各司其职,统筹管理。同时制定居民公约、车辆管理及场地维护等文明守则32条,并对13支志愿协会组织就各自管理制度、队伍职责及活动开展进行规范。自此,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被充分唤醒,小区走出一条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治新格局。
截至目前,小区的自治条例已制定涵盖治安巡查、楼栋义务值日、志愿者积分管理等11项,实现“小区大小事、业主自己治”的显著成效。业委会对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积极的81名志愿者登记建档,并每半年时间开展一次志愿者积分奖励活动,可用积分兑换物资、免费吃早餐、抵扣停车费等。同时,小区常态化开展“优秀楼栋长”“优秀单元长”“优秀群众组织代表”等评选活动,倡导居民争当优秀,多做好事。截至目前,小区已有100余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积分最高者达800余分,志愿队伍不断壮大,有效提升小区的基层治理水平。(记者 刘艳新 通讯员 何炬华)
编辑 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