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加速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向“清洁能源之都”迈进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04-23 09:25]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姜桥制氢工厂,纯度达99.99%的高纯度氢源源不断产生;全国首个岩洞储氢技术科研中试项目,让废弃矿山变身为“氢能仓库”;首批12辆新型公交车用上“大冶产”氢气,奔驰在大冶街头。

奋进的大冶,吹起了绿色低碳的氢能之风。

氢能,作为最清洁的能源之一,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近年来,大冶市深入践行“双碳”战略,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加快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破除发展能耗瓶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矿冶之都”正在积极迈向“清洁能源之都”。

建成制氢工厂

2023年,大冶市抢抓氢能产业发展新机遇,积极谋划实施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34.37亿元,包括新建3座绿电制氢工厂,配套建设光伏电站、加氢综合能源站,搭建氢能产业智慧运营平台等。

当年3月26日,该项目正式开工。大冶市成立氢能项目指挥部,组建工作专班,实行“一对一”服务,以最优政策、最强合力、最佳服务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仅用2年时间,姜桥制氢工厂、氢能综合能源站便从图纸跃入现实。

“成功了!”今年3月29日15时49分,姜桥制氢工厂3号厂房内,随着主控室开关被按下,电流嗡鸣声穿透,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金属外壳泛起幽蓝光泽,纯度达99.99%的氢气从管道中涌出。制氢工厂采用“碱性+PEM电解槽”双技术路线,属国内首例。

姜桥制氢工厂顺利产氢,标志着湖北省首个国家级氢能项目在大冶“破土而出”。

“氢能是大冶发展未来产业的主攻方向,更是大冶冲刺千亿县市的重要引擎!”大冶市委主要负责人的这番话,振奋人心。

以支点撬动全产业链布局,大冶积极构建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的氢能源全产业链,推动从“原材料工业基地”向“全国清洁能源低碳应用示范基地”迈进。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杨春和院士寄语大冶:希望大冶构建氢能产业链,做成国内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标杆,形成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加速推进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布局全产业链

绿色赛道上,大冶动作不断、精彩不断。

2024年12月12日,大冶深地储氢科研中试基地项目岩洞氢储能系统开工建设,标志着国内岩洞储氢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

这是全国首个岩洞储氢技术科研中试项目。曾经的废弃矿山,将变身为“氢能仓库”。

“用山体作为巨大储气罐,经济又安全。”中冶武勘工程设计院总经理陈斌介绍,该项目是我国对岩洞大规模储氢技术的首次探索,而大冶市矿山资源丰富,非常适合作为岩洞储氢技术的试点。

向地下要空间,向科技要答案。大冶市联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突破临氢材料、智慧管控等关键技术,将废弃矿洞改造为“地下氢库”,实现“采空区变能源仓、尾矿场变发电站”的华丽转身。

3月29日,姜桥制氢工厂顺利出氢;4月11日,大冶东综合能源站顺利实现加氢;4月18日,大冶市12辆氢能公交车上路……

一条氢能“制、储、输、加、用”的全产业链,正在大冶加速形成。

在大冶东综合能源站,新型氢能公交车排队进场,工作人员对车辆型号、氢气容量核对无误后,将加氢枪插入车辆加氢口,加氢过程中,智能监测系统对氢气压力进行实时监测。10分钟后,“喝”饱了氢气的公交车驶离能源站。

随着大冶东综合能源站的投用,大冶市成功实现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的初步闭环运营。作为我省首个“近零碳”绿色能源站,这里每年可提供750吨绿氢加注,可减少约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据介绍,大冶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每年产生约4亿度绿电、制备5000吨绿氢和40000吨氧气,实现日加氢7吨,每年减排22.78万吨二氧化碳。

抢占创新高地

“敢为天下先”的大冶,正以奋进之姿,抢占氢能产业创新高地。

产业再延伸,全产业链闭环加速构建。在大冶湖高新区,一座氢能创新科技园拔地而起,为氢能产业发展装上“智慧大脑”。

科技园中,智慧化信息中心将应用实施氢能产业智能管控平台,以信息化、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支撑,对氢能源全产业链生态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管理,实现智能化运营。同时,围绕上下游产业,科技园将吸引科技研发、氢能应用等相关联企业入驻。2024年,大冶湖高新区被成功纳入首批省级氢能未来产业先导区。

氢能产业,未来无限。去年10月,《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布,提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集群,力争到2027年,全省氢能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千亿元。

聚焦重点持续发力,大冶将加快推动氢能向交通运输等领域延伸,持续丰富拓展氢能应用场景。延链补链强链,抓好产业链条招商、产业生态招商、应用场景招商,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搭建创新平台,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加快建设氢能省级实验室、氢能创新科技园,迈向氢能产业创新高地。

燃起氢能之火,照亮绿色未来。求新求变的大冶,抢跑氢能产业新赛道,向着“全国清洁能源低碳应用示范基地”大步迈进。(记者 万经煌 殷珂 通讯员 良友 但超 陈帅)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