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记者走进开发区·铁山区友爱街社区农耕文化园,只见嫩绿的小白菜上挂着细密的水珠,油麦菜身姿修长,整个园子绿意盎然。几位居民一边弯腰劳作,一边聊天,欢声笑语回荡在园子里。
这个约80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园,前身是一处撂荒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居民向社区反映该地荒草丛生,不仅易滋生蚊虫蛇鼠,还影响出行安全与身体健康。经广泛征集民意,社区决定将其改造成“公益菜园”。
社区精心规划、分割平整土地、购置种子和工具后,将打理工作交给种植能手。同时,社区还与居民达成共识,收获时拿出部分蔬菜,送给社区的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让大家共享丰收的喜悦。
20日一大早,10余名志愿者、网格员便聚在农耕文化园,采摘新鲜的有机青菜,并打包、分装,准备送到辖区独居老人家中。在一旁指导的社区种植能手陈阿姨满面笑容地说:“这菜园真是好,以前闲下来没事干,现在每天来松松土,和邻居们唠唠嗑,身体得到锻炼,邻里关系也更亲近了,好处太多了。”
这一袋袋新鲜蔬菜,不仅承载着社区满满的关爱,也让社区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当天收到蔬菜的吴婆婆难掩喜悦之情:“收到你们送来的蔬菜,心里暖乎乎的,太感谢了!”
友爱街社区党委书记陈翠兰表示,将闲置土地转变为居民的种植乐园,不仅满足了居民对农耕生活的向往,还解决了公共空地利用和人居环境治理问题。如今,农耕文化园已成为居民交流互动、增进感情和开展公益关爱和生态教育的温馨共享空间。(记者 张春玲 通讯员 黄燕 实习生 刘欢欢 文/摄)
编辑:徐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