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5日降雨期间,大冶市刘仁八镇腰村地灾监测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庙后里湾郑某房屋的后边坡土壤松动,随时有滑坡风险。他立即向刘仁八资规所和村委会报告。
当晚21时,刘仁八所负责人带领工作人员联合腰村干部火速赶往郑某家中,劝导郑某及其家人立即转移。凌晨4时,在雨水的冲洗下,郑某家房屋的后边坡发生滑坡,导致浆砌石挡墙整体垮塌,厨房被挡墙击穿、4间房屋开裂受损,院内生活设施受到严重破坏。因提前预警研判,郑某家2人得到及时转移,未造成人员伤亡。
近年来,大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减轻地质灾害风险为主线,积极构建“人防+技防+智防”体系,全面提升地灾防治能力,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基础,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该局织密群测群防网,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等主题活动,创新开展“防灾知识进万家”行动,进驻市区、乡镇及矿山、工业园等,开展地质灾害知识宣传,组织地灾点和治理工程周边村民开展屋场式防灾演练等活动,形成“屋场演练+校园课堂+企业讲堂”立体宣教模式。2024年联合多部门开展实景演练10余场,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隐患区防灾知识知晓率达到98%以上。
同时,该局积极构建智能监测网,投入70万元专项资金升级“四位一体”监测系统,建立全市地质灾害预警短信平台,并为62处高风险点安装位移监测仪。与该市气象局合作,通过“预警短信平台+网格员响应”机制,在汛期精准推送预警信息102期,预警响应率100%,成功避险金湖山洪等3起重大险情,转移群众100余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约2000万元。
在此基础上,该局还积极完善应急响应网,组建40人专业抢险突击队,建立“30分钟应急圈”响应机制。创新实施监测员、预警员、指挥员、技术员、抢险员“五员共治”模式,在刘仁八国道滑坡等险情中实现半小时快速处置,该处应急处置经验被自然资源部作为典型案例推广。
此外,该局健全协同机制,联合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负责、社会参与”协同机制,形成“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防控体系,打造防灾共同体。并通过“财政资金+矿山反哺”多渠道筹资,采取“专家驻点+智慧监理”方式,全力推进地灾治理工程建设,消除隐患;建立“一工程一档案”全周期管理系统,对已完工项目开展“回头看”,把好长效管护关;联合技术支撑单位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核销工作,共核销地质灾害隐患点43处。
“防灾减灾永远在路上。”大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措施,持续完善“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体系,守牢全市地质灾害防线,全力打造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区。(殷珂 孙立飞 杨晨露)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