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必成在车顶检修空调外机
扫码看视频
7月29日下午,在黄石市公交集团大桥维修车间里,修理工陈必成将戴着手套的双手伸入一辆温度超过50℃的发动机舱内,检修空调管路。这里没有空调房的清凉,只有机械轰鸣和高温伴随的“桑拿房”,而陈必成和同事们,就工作在这里,守护着黄石每一辆公交车的安全运转。
当天下午3时,记者来到大桥维修车间时,陈必成刚刚接到一辆16路公交车的抢修任务。“这辆公交车的空调不制冷,司机发现问题后,就把车开了过来,我们现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检修处理。”陈必成说,公交车相比私家车,在路面上运行时间长,夏季到来,容易出现空调、电气线路等故障,这时候就需要他们紧急抢修,尽快修好让其能上路运行。
记者注意到,陈必成工作的维修车间是用钢架和铁皮搭成的,虽然可以遮阳,但由于房顶为铁皮,并不隔热,整个车间在阳光的照射下,还是显得闷热不已。记者待了十多分钟,脸上的汗水就往下淌。而这里最重要的纳凉工具就是一台鼓风机,用于给车间通风。
陈必成戴上手套,打开公交车发动机舱,将手伸了进去。记者伸手靠近,感到机舱内的气温较外部明显升高。“机舱的温度一般都超过了50℃。”陈必成告诉记者,对于抢修任务,他们不能等发动机舱完全放凉再开始,这样会耽误不少时间,因此他们会戴上劳保手套,在不影响维修的情况下尽快展开修理工作。
随后,陈必成又爬上车顶,在车顶的空调外机处排查故障。经过15分钟排查检修,陈必成确认是空调冷凝器出现了漏氟故障,导致车辆空调不制冷。于是,他更换了相关配件,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忙的时候,一天会有10多台公交车等待抢修,平时也在5台左右。”市公交集团公汽公司维修科副科长黄自进介绍,他们一共有54名维修工人,针对一般性故障,要求车辆维修不能过夜,在一天内解决,不耽误车辆第二天的运行。同时,他们还会在夜间安排值守人员,随时处理各类公交车的突发情况。
夏季是车辆维修工最难熬的时候,无论是在车间维修还是在路面抢修,都时刻伴随着高温。因此,冰矿泉水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降温物品。但由于抢修任务紧急,维修工们只能抓起冰矿泉水猛喝几口,转身再次投入到闷热的车间中,手握工具奋战。
“车顶温度能煎鸡蛋,但乘客一句‘空调真凉快’就值了。”陈必成用袖子抹了把脸,笑着说。(记者 李飞/文 周巍/摄 程武/视频)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