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在阳新县陶港镇世茂家庭农场的屯鸟养殖大棚里,该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用手机对准刚到货的阳新屯鸟苗翅环轻轻一扫,屏幕瞬间弹出防伪编码、孵化批次、疫苗接种时间等完整信息。
作为阳新县引以为傲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种苗品质的好坏决定了阳新屯鸟产业的发展。过去,传统养殖中种苗来源说不清、防疫记录查不到的难题,让不少养殖户选苗时心里没底,也阻碍了这一特色产业形成标准化。为此,阳新县种畜场创新搭建二维码溯源体系,给每一只屯鸟苗都佩上“电子身份证”,让从蛋壳到餐桌的全生命周期,都能实现“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
在阳新县种畜场,每枚新鲜产下的屯鸟蛋,都会被赋予独一无二的身份编码。经过清洗、精准称重、受精筛查等一系列标准化流水线处理后,这些带着“初始编码”的屯鸟蛋,被送入智能孵化机开启恒温培育。当雏苗破壳而出、绒毛未干时,会被佩戴上印有专属二维码的翅环——这张“电子身份证”将全程伴随其生长,再也不会“身份模糊”。借助二维码与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种畜场资质、疫苗接种的时间与种类、检疫合格证明等关键信息,都被一一录入电子档案,形成不可篡改的溯源链条。
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屯鸟苗溯源体系为标杆,逐步推广至更多特色畜禽品种,持续织密“种苗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网络。(记者 吴天韵 通讯员 张丕兴 王晨曲)
编辑:熊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