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工项目平均建设周期较去年缩短52天 新港园区:“邻里”订单里的“加速密码”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07-24 09:09]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7月热浪袭人,企业生产亦如火如荼,21日,走进新港园区湖北港鑫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年产30000吨钢结构项目(以下简称“湖北港鑫金属制造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将一批钢构件吊装上车。

“这些钢材上午还在生产线上,最快下午就能安装到隔壁的西马国际(黄石)智慧物流园项目,用来搭建新厂房。”湖北港鑫金属制造项目总经理周现章介绍,依托自身专利技术,该项目形成年产钢构件及精密金属加工30000吨的生产和加工能力,年产值超亿元。

据了解,自去年10月开工以来,湖北港鑫金属制造项目一直呈现“边建设边接单”的状态,除了来自一街之隔的订单,几个来自大冶的项目订单也纷至沓来。“按照原来规划的项目建设时间,企业产能要满足客户的供应需求存在很大困难。”周现章说,项目建设期间,园区服务办召开多场现场服务会和协调会,为企业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建设工期因此大大缩短,也为项目顺利投产、快速达产提供了极大帮助。

“湖北港鑫金属制造项目去年10月拿地,11月破土动工,按照原本计划应该在今年10月才能具备投产能力。但经过建设步骤的调整,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既有订单生产的10%。”新港园区招商和项目建设服务中心“007”项目服务办负责人梅奇缘介绍,该项目3个月完成基础施工,4个月封顶主体建筑,并在主体施工阶段同步启动设备安装调试,7个月便完成原计划12个月的建设周期,项目建设进度显著提升。

一直以来,新港园区致力于用速度诠释“争分夺秒为企业谋发展”的亲商服务,让辖区项目高效落地、产业迅速成长的同时,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多措并举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及时协调项目推进及招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和管理工作,全力筑好引凤巢,汇聚发展新动能。

“以前要挨个儿‘闯关’,现在像上了高速路。”西马国际(黄石)智慧物流园项目总经理助理熊晨康说,以前办理开工业务环节多、材料多、时限长,入驻园区后,项目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我们的项目可提供集公路运输、水陆联运、码头装卸、钢材仓储、加工配送于一体的全流程服务。”熊晨康说,西马国际(黄石)智慧物流园项目对交通便利性和多式联运能力要求高,借助园区的区位优势,项目不仅可以近距离服务客户,而且通过水路联运可以进一步拓展长江沿线城市市场,更好发展物流运输服务、仓储及配送、剪切加工以及其它关联增值服务业务。

时间紧、审批材料多,能否抓住市场机遇促进项目快速上马,成为事关成败的重要变量。为此,新港园区以项目服务办为枢纽,统筹经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中心、建设局等多个部门提前介入,全流程参与项目建设,将原本“串联”的前后环节转变为可以同步进行的“并联”环节,同时在事前组织开展多部门联合会审,有效推动项目早开工、早落地。

“我们刚有拿地意向的时候,园区项目办就主动联系我们,手把手指导我们要准备哪些材料,项目包保秘书全程跟进项目手续,为项目开工建设提供服务保障。”熊晨康说,项目开工建设以来,不仅被“园区速度”深深震撼,更被“园区温度”深深打动。

“着力为企业算好‘时间账’和‘成本账’,我们力争让落户园区的每个项目都能踩准节点、少走弯路。”梅奇缘说,新港园区项目办通过绘制“项目建设流程图”与“报批资料表”,将土地审批、环评备案等环节拆解为28个具体节点,明确每个节点的责任部门与时限要求,今年新开工项目平均建设周期较去年缩短52天。(记者 鲁冰儿)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