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2025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赛迪顾问发布2025赛迪百强县市榜单,大冶位列榜单第53位,较上年再进2位。
近年来,大冶在全国县域经济版图上刻下了鲜明的“大冶坐标”,赛迪百强县市排名大冶不断争先进位,2017年,大冶首次跻身赛迪百强县榜单,排名全国第82位,2024年上升至第55位,再到2025年第53位。
百强进位的背后,是大冶竞争力和实力的不断提升。2024年,大冶顶压前行、攻坚克难,经济发展逆势上扬。全年全域口径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首次突破900亿元大关;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3.7%、12.1%、9.3%。9项强县工程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百强县市中稳居第一,经济运行持续保持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如今的大冶,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2个,连续8年获评“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目前,大冶已形成先进金属材料、高效节能通用设备制造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23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94家,湖北省民营制造业百强企业5家,13家企业入选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
大冶市先后入选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创新领先县(市)”;入选赛迪方略县域经济研究中心《2025新型工业化标杆县》名单。大冶湖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获国家万兆园区试点;大冶市换热器产业集群上榜2025年度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大冶推进实施传统产业技改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合理布局“三线并进”,加快构建“3+2+X”现代化产业体系。低碳采冶和绿色建材、高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脱胎换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两大新兴产业“聚势突破”,正抢滩布局氢能等未来产业,着力打造全国清洁能源低碳应用示范基地。(记者 殷珂 万经煌 通讯员 卢丽君)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