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胜春朝,奋进正当时。14日上午,走进中国乒乓球队黄石训练基地(大冶湖基地)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赛训一体馆的钢结构安装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力争本月底完成全部桁架及杆间连接工作。”项目施工经理殷海洋介绍道。
一公里外的大冶湖核心区经四路项目,刚刚建成的城市次干路平坦开阔,已具备通车条件。项目现场管理人员皮文灿介绍,这条路连通市民之家和奥体大道,即将完成零星收尾工序。
一“建”一“成”间,市东楚投资集团以奋进之姿,拼出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市东楚投资集团的最新统计数据,为前三季度的“进度条”标注了清晰的刻度:2025年,集团投资建设项目56个,总投资规模328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1.97亿元。截至9月底,实际完成投资43.51亿元,投资完成率高达70%。投资完成情况在全市各县(市、区)及平台公司中稳居首位。
项目建设何以保持高质量推进的强劲势头?答案在于机制创新与管理赋能。
在去年建设项目进度考评挂牌督导基础上,今年全面升级,实行更为精细、严格的综合考评办法。这套办法结合年度建设项目目标计划分解表,构建一个多维度评价体系:不仅看完成投资额、形象进度等“硬指标”,也将安全文明施工、工程质量、农民工工资支付等“软环境”纳入考核范畴。根据考评结果,项目被划分为“绿牌优秀”“蓝牌合格”“黄牌预警”“红牌警告”4个等级,评定结果直接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
“截至目前,我们已发布4期考评挂牌通报。”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机制,旗帜鲜明地鼓励先进、毫不含糊地鞭策后进。在这种动态竞争、公开透明的氛围下,各项目之间形成“你追我赶、争优评先”的拼搏态势,有效激发了内生动力,确保了工程建设既快又好。
进入第四季度,全年工作到了决战决胜、冲刺收官的关键阶段。市东楚投资集团早已吹响“冲锋号”,向着“全年红”目标发起总攻。
一批关乎城市功能提升和民生福祉的重点项目即将迎来“收获期”。武汉新城至黄石新港快速通道、国乒基地、金融中心、奥体新城二期、东楚学府、滨江生活区等项目,均计划于今年底完工。
发展的“蓄水池”还在不断充实:航空冷链物流中心、大冶湖优质高中等重点项目计划于今年10月开工建设;长江大桥改扩建、东楚奥体天地、金帆高端住宅等项目已排上日程,计划于12月底前动工。充分体现了该集团“投产一批、开工一批、谋划一批”的梯次接续、滚动发展的产业项目格局。(记者 罗炜)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