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因年长、失能,部分老人遭遇“吃饭难”。为此,黄石市将幸福食堂项目建设作为今年的民生实事进行重点推进。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村)幸福食堂50家,辐射服务老年人约2万人次,群众满意度很高。(11月20日新华网)
干净温馨的环境、营养丰富的饭菜、棋茶相携的惬意,老年“幸福食堂”遍地开花,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了“热乎饭”,尝出了幸福的好滋味。值得一提的是,在满足老人用餐需求的基础上,一些地方还积极延伸拓展老年“幸福食堂”的功能,融入志愿服务、休闲娱乐等,为老人提供便利、可及、多元的养老服务。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一餐饭”看似小事情,对于不少空巢、孤寡、高龄等老年人来说却是难以解决的大问题,是压在心头的急难愁盼事。聚焦群众关切,很多地方将老年“幸福食堂”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抓落实,通过科学布点、扩大供给,提高老年助餐服务的可及性。2022年9月,湖北省启动老年助餐服务专项行动,指导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依托街道(乡镇)养老综合体、农村互助照料中心等设施建设老年“幸福食堂”;云南省将老年“幸福食堂”建设列入省政府十件惠民实事,着力解决高龄、空巢老人用餐难问题,目前云南省已建成432个“老年幸福食堂”。
一粥一饭,一日三餐,饱的是胃、暖的是心,提升的是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各地方幸福食堂聚焦解决高龄、空巢老人用餐难问题,全力打造“幸福食堂”养老模式,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用餐需求,让老人们吃出幸福味道。聚焦聚力“老有所养”,需要不断健全养老助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开设“幸福食堂”,应当做好科学选址、资金保障、食品安全等多方保障,制定工作标准确保幸福食堂规范管理、高效运行,确定供应菜品、配送服务精准匹配老年人就餐需求,让老年人坐在明亮整洁餐厅里,品尝着营养丰富的饭菜,在“有滋有味”中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
幸福食堂服务对象主要为老年人,有较强的公益属性。各地政府要完善老年助餐服务,在政策、资金、场地等方面大力支持,推进社区幸福食堂建设,根据社区失能、失智、独居、高龄等不具备做饭能力老年人情况,引进有资质、有信誉、有爱心的优质社会餐饮企业,通过购买服务、减免税费、购置设施方式支持兴办幸福食堂。加强幸福食堂规范运营和监管力度,抓好食品安全、服务水平、餐品质量的提升,守护好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幸福食堂,民生大文章。中办、国办两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支持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丰富和创新助餐服务提供机制,因地制宜采取中央厨房、社区食堂、流动餐车等形式,降低运营成本,便利老年人就餐。未来,在惠民政策的支持下,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幸福食堂”飘出菜香味、越来越多的老人尝到“幸福好滋味”。
(潘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