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阳栾川县教体局召开减轻教师负担关爱教师工作会议。会议公布了减轻教师负担清单20条,减负事项30条,减负“五必须”“五严禁”。其中强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关注、投票、点赞、转发、打卡、拍照上传、APP下载、问卷调查、普查统计“小手拉大手”“进校园”活动网上看直播、听讲座、培训活动、大量的检查、考核资料整理工作,一律暂停等。(11月28日澎湃新闻)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旨在减缓家长的教育焦虑,让孩子轻松、愉悦地学习成长。
事实上,无论是“双减”,还是素质教育,其教育理念都不是完全抛弃成绩,不要教学质量,而是让孩子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愉悦地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从这个角度看,落实“双减”之后,教师更应该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技能,花心思备课,向课堂要效率。
然而现实却是另一种情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把学校和教师看成了可随意拿捏的软柿子,将自己分内的事转嫁给一线教师,很多一些教师被迫参与非教学任务,比如关注、投票、点赞、转发、打卡、拍照上传;比如,APP下载、问卷调查、普查统计、“小手拉大手”、“进校园”等活动;比如,网上看直播、听讲座、培训活动等。更奇葩和离谱的是,有些地方竟然还让教师参与保险征收、清点家畜存栏量等事务。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些非教学任务挤占了教师的时间,分散教师的教学精力,进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让本就教学压力山大的一线教师不堪重负。繁琐的额外事务,让老师不胜其烦,家长也深受牵连,因为这些任务最终落脚点都在家长身上,要家长配合完成。
教育是千秋大业,是国家发展之根基。目前,河南栾川县、贵州省的贵阳、遵义和黔南州等地纷纷出台新政,建立“教师负担清单”,让教师安心教学、精心育人,让教育“归位”,这是明智之举。我们期待着全国都行动起来,为一些教师减负,让校园回归清净。
(黄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