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调的“干着”,在编的“看着”?

来源:[东楚网] 日期:[2024-07-04 16:06]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日前,云南省通报了2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典型问题,其中包括共青团云南省委以“挂职”名义大量违规借调工作人员。7月3日,新华社融媒体以《借调的“干着”、在编的“看着”?刹住违规借调之风》对此进行了报道。

根据通报,“截至2024年5月底,团省委“挂职”人员远超规定数,且基本上未按要求备案”,在被要求5月底前全面清退借调人员的情况下,“2名小学教师一直未清退”,“截至6月25日,团省委仍有大量‘挂职’人员,其中,6月中旬又新抽调4人”。

每个单位都有其职能,并会根据职能需求设置相关的机构、安排相关的人员和编制,即使有的单位一时间工作多人手不足,也可以临时从单位内其他部门调剂人员,比如开展大型活动、组织大型会议、实施重大项目等。除了这些临时性工作,一般来说,日常工作基本都配备有工作人员。

借调作为一项补充性措施,重要特点是“临时性”,比如政策规定“借调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一些特殊情况特殊岗位的人是禁止借调的。但是,共青团云南省委不仅存在长时间借调、借调不得借调的人员,而且还改不过来,甚至一边清退一边借调。

“团省委借调干部范围广、时间长、人员多,‘体外循环’情况突出,借调的‘干着’、在编的‘看着’”。从通报中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他们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借调,这完全就是找免费的劳动力帮自己干活。自己的活让别人干,工资、福利、政绩自己享受,这样的好事,难怪他们不愿意清退。

其实,借调现象很普遍,因借调而产生的问题也很多,共青团云南省委这次被通报只是暴露出“借调”问题的冰山一角。上级单位作为领导,手中有权,对下级单位说一不二,即使不合规不合程序,也能“程序后面再补”、“人去了再说”。因为人被“借调”走了,原单位的工作不得不分摊到其他人头上,加重基层单位的负担。

要解决“借调”乱象,必须从制度入手加强管理,进一步明确借调的条件、程序、期限、借调人员比例等,防止借调扩大化、随意化,对违规借调,必须要明确处罚措施,严格处理。

(徐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