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泸州发布消息,新的《泸州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管理规范》)将于2月23日起施行,其中,“不得使用野生菌、发青发芽土豆、新鲜生黄花、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原材料”这一新规定引发热议。有网友反对,认为“管得宽”,也有网友支持,表示可“规避风险”。(2月19日《封面新闻》)
根据《管理规范》,其适用于泸州市行政区域内,单次聚餐100人以上(含100人)的农村集体聚餐监督管理工作,包括泸州市行政区域以外的乡厨在泸州市内承办的农村集体聚餐活动。
《管理规范》中列举的不得使用发青发芽土豆的规定,大家是认同的,而不得使用野生菌、新鲜生黄花、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原材料的说法,网友是质疑声一片。有网友认为“管得宽”,质疑“吃了一辈子的四季豆,酒席为何不能用了”?出现质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难看出,大家之所以质疑就在于这样几种因素:其一,原来一直就是这么吃的,为什么不让吃了?其二,为什么是农村聚餐要限制,为什么没有限制城市的饭店?其三,针对农村聚餐设置限制,是不是歧视农村人?其四,吃什么是自由,你有什么权力管我们吃什么?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而言,这份管理措施确实属于“管得宽”,因为并没有法律限制农村聚餐不能使用什么蔬菜,管理部门完全可以“不去管”。但是,虽然“管得宽”,也确实是“为你好”。我们不能因为规定中加上了“农村聚餐”的范围,就认为是歧视农村群众,之所以加上“农村聚餐”是有现实情况的。
农村聚餐和饭店聚餐,虽然都是聚餐,但性质有所不同。农村摆酒席聚餐,要么是承包给“饭店下乡”经营者的,要么是由主家邀请农村的厨师做的,基本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无论是露天的场所,还是操作的技术亦或是环境卫生,都可能达不到安全的标准。
大批量做四季豆,一锅出几十盘子的菜量,有的蔬菜确实会半生不熟。生四季豆或未完全熟透的四季豆含皂苷毒素,进食后可致中毒,类似的悲剧,在农村聚餐中已经出现很多次。据公开报道,2022年9月,四川疾控曾发布近年来四川省引起食物中毒排名前三的植物,排名第一的正是豆类,主要原因是集体食堂菜肴一般是用大锅制作,受热不均。
农村聚餐不得使用四季豆,别一味地谴责“管得宽”,“吃得安全”比“吃的自由”更重要!
(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