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4 返回
8月26日,国网阳新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前往阳新荆玉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项目现场,为科学制定变压器迁移方案进行实地调研。近来,荆玉发公司投资1460万元扩建厂房、推进技改,因变压器距离新建业务用房过近,影响车辆进出。3天前,阳新县委主要负责人到项目现场了解问题后,现场办公,要求国网阳新县供电公司加强工作对接,科学制定方案,精心组织施工,助推该项目顺利投产。
将“办公桌”搬到项目现场,是阳新县优化企业服务、提升工作效率的务实举措,体现了政府从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的深刻转变。从机关办公室走向项目一线,从事后解决转向主动破题,表面上是工作场所的变更,实质则是站稳人民立场、强化群众观念的生动实践,是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干事能力、破解实际难题的有效途径。
群众需求在哪里,政府服务就应延伸到哪里,“办公桌”就该搬到哪里。这并非过高要求,却需要广大干部坚决摒弃“花架子”、彻底杜绝“空把式”,真正做到扎根一线、持续发力。只有将“办公桌”真正设在项目现场,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信息、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有效破解各类难题,推动工作力量向一线下沉,实现矛盾在基层化解。
推进“办公桌”进项目现场,还需进一步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理。同时,应畅通问题反馈渠道,通过设立现场意见收集箱或线上反馈平台等方式,及时记录、跟踪并公开问题处理进展,形成闭环管理。
将“办公桌”搬到项目现场,是政府部门和单位优化服务、提高效能的重要实践,应推动其成为常态化服务机制。要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为百姓办好实事、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各部门、各单位就必须将解决问题的“办公桌”牢牢扎根一线,实现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从“文来文往”转向“面对面交流”,把一件件利企惠民的好事实事办出成效,让群众和基层拥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刘东林)
编辑:陈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