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残联办公室主任卫柳以康复员的身份,走进黄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六楼的兰之心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开启为期一天的“换位体验”。她在这里体验康复员的日常工作,感受智力残疾孩子们的成长点滴,探寻特殊教育背后的酸甜与责任。
从报道内容不难看出,这一天的康复员经历,对卫柳而言既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也是一场不小的考验;既像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也堪称一堂深刻的教育课。正是这堂“课”,让她真切体会到康复员日常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更让她在思想上形成认知:未来要以更尊重、更体恤的态度对待康复员群体。
“换位体验”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好习惯、好作风。对党员干部而言,经常性开展换位体验有两重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帮助他们深入、全面地掌握基层实际情况,进而针对不同问题精准制定对策,推动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另一方面,能进一步拉近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加深彼此的情感联结,让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可靠。
现实经验告诉我们,若想真正做到理解他人,需把握两个关键:一是换位思考,二是换位体验。换位思考,核心在于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而所谓换位体验,则是主动将自己代入对方的身份,亲身体验对方所从事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转换角色”。二者相较,换位思考侧重“将心比心”,换位体验则更强调在实践中生成公心与良心。如果说“是否愿意换位思考”反映的是一个人的认知态度,那么“能否经常性开展换位体验”,考验的则是一名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与履职才干。
我们的党员干部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服务”。而“为人民服务”并非一句口号,它不仅要求干部们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掌握群众的实际需求,更要求他们以高效的行动尽快满足这些需求。由此可见,党员干部经常深入群众开展“换位体验”,对全面、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大有裨益,这无疑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有效措施与科学方法。(黄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