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在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然而,一切学习都不是为学而学,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显然,“我为群众办实事”,就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进一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凝聚更多更大的人民伟力,有利于筑牢广大党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但“实事”从何而来?又如何去办?其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脚点、着眼点在于“群众”,因此就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就是说,脚踏实地,把实践活动落脚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新期盼上,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彰显为民情怀,就能真正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
点滴做起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始终坚持引导党员干部从细微处入手,着眼群众小事,做实民生实事。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实实在在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处理好,让民生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才能把初心融入民心,在解决民生“小事”中践行使命担当。
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注重“实”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方得汩汩涓流沁润民心。这需要深入基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只要是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就要尽职尽责,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全力解决,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中诠释为民服务初心。各地各部门要紧扣“实”字,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效;各级领导班子要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每名党员主动认领办实事,既立足单位和个人所能,又确保群众真正所需,以实际成效凝聚民心、集聚民力、汇聚民智。既着眼当下,有的放矢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建立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常态化抓好抓实民生实事。只有在“学党史、办实事”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才能最大程度凝聚群众推动当地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张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