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名外国留学生沉浸式感受中国年味

来源:[东楚晚报] 日期:[2025-01-24 09:38]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写春联

好吃得停不下来

一起包饺子

学太极

剪窗花

打糍粑

扫码看视频

包饺子、剪窗花、写春联、学太极、打糍粑……

23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小年。这天上午,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Muhammad,在海观山宾馆内的又见山海文化茶空间玩嗨了,他拉着同伴们围成圈跳舞,还数次邀请记者参与。“我爱中国,我爱黄石。”说着蹩脚的汉语,Muhammad手舞足蹈。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2025年即将迎来我国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23日当天,由湖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举办的“湖北师范大学留学生年俗文化体验活动”在海观山宾馆又见山海文化茶空间举行。40名来自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欢聚一堂,共度“小年”,迎接“新年”,体验特别的中国年俗文化。

Muhammad就读于湖北师范大学,学计算机专业,中文名叫丁瑞。他来到黄石已有6个月,在他的留学生同学当中,已算“中国通”了。这6个月来,丁瑞去过阳新的百洞峡旅游,也去过大冶的乡村采风,他很喜欢离学校不远的华新1907文化遗址公园。

“我很早就想来中国了。”他告诉记者,此前,他的哥哥就曾在中国学习。如今,哥哥已在广东参加工作。春节即将到来,他还计划去武汉看看,再和哥哥一起,度过一个特别的“中国年”。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Abduaziz,是包饺子的小能手。在湖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老师的带动下,Abduaziz学得有模有样,手指翻飞。不一会儿,Abduaziz学会了叠出好看的饺子褶子,这让他在同伴中显得很有成就感,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来自摩洛哥的留学生Uusseef,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叫李白。人群中,他的性格显得较为内敛,常常独自坐在一旁,观摩同学们参与体验。但他对中国文化可不陌生,他告诉记者,他知道“李白”是中国的一个“Famous poet”;他知道黄河和长江是中国最有名的两条河流,而自己就在长江边……

他说,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黄石。在黄石这座城市学习、生活6个月以来,他很喜欢这座城市,这里的风景很漂亮,这里的人们很善良,对他很友好。

记者告诉他,中国的春节,既是家人团聚的节日,也是对未来一年许愿祈福的重要日子。Uusseef说:“这太棒了,或许到那一天,我也会给家人送去来自中国的问候。”

来自也门的留学生Amr Ali,手里拿着手机,时刻记录着这些独特的中国年俗。在参与打糍粑体验时,Amr Ali特意叮嘱同伴,要记录下他劳动体验的画面,帮他抓拍帅气的瞬间。“这太特别了,我觉得很有意思。”通过翻译软件,他告诉记者。

转过身,Amr Ali又给身在外地的朋友拨打了视频电话。

他迫不及待地将眼前的这些特别的活动分享给朋友。有些年俗,Amr Ali无法准确地表达,他一把将记者拉到镜头前,说:“you say……”

得知记者的英语表达能力有限后,视频另一头的朋友告诉Amr Ali:这一次她正在旅行;如果有机会,她也想来参与体验中国的年俗文化。

湖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雷儒金说:“中国春节不仅仅是一种节日,它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欢声笑语中,我们一起包饺子、剪窗花、写春联、打糍粑,感受的是欢乐与团圆的氛围,感受的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彼此真挚情感的表达。而你们正是这份文化传承的见证者与实践者。我希望你们能够积极地融入到中国的社会与生活中,搭建起更广阔的友谊桥梁。”

湖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龚波说,这些留学生们从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来到中国,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是传递不同文化的桥梁。通过体验中国春节的各项传统习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记者 陈子才/文


编辑:徐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