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年夜校由“走红”变“长红”

来源:[东楚晚报] 日期:[2025-02-07 09:08]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去年以来,青年夜校火爆“出圈”。黄石青年夜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学习资源。这一趋势不仅让青年夜校在黄石持续升温,更掀起了一股“白天上班,晚上学习”的新式夜生活的潮流。

然而,如何让青年夜校由“走红”变“长红”,持续吸引广大青年的关注和参与?2月6日,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纷纷将焦点投向了“青年夜校”这一热门话题,他们围绕黄石青年夜校的长远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现象 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开发区·铁山区“青年夜校”授课现场 记者 鄢巍 通讯员 陶虬 摄(资料图片)

2024年4月15日,我市第一家青年夜校——西塞山区青年夜校正式成立,并迅速成为青年们业余生活的新宠。紧接着,黄石港区青年夜校、大冶市青年夜校以及黄石日报·青年夜校等也相继成立,为市民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平台。

青年夜校的课程设置令人眼前一亮,既有书法、绘画等传统技艺,还引入了插花、八段锦等新兴课程,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市民张吉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难掩激动之情:“以前,我从未想过能有机会报名学习插花、八段锦、舞狮这些课程。如果不是因为青年夜校的宣传推广,我可能至今都不知道原来成年人也能学习如此多丰富有趣的课程。”

27岁的市民毛琳是青年夜校的受益者之一。她对书法抱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机会深入学习。幸运的是,自从去年报名参加了黄石港区青年夜校的书法课程后,毛琳的书法学习之旅迎来了转折。她第一次走进了线下的书法课堂,就感受到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每周两次课程,不仅充实了我的业余生活,更让我在书法技艺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毛琳感慨道。

随着黄石港区青年夜校新一期书法课程的即将开启,毛琳再次表达了自己的热切期待:“我肯定会再次积极报名书法课的。”

剪云坊非遗手作馆负责人殷海霞,是黄石日报·青年夜校的一名教师。她告诉记者:“自去年5月起,剪云坊在青年夜校开设了拼布绣手作初、中、高级夜校课程,以及植物染、扎染、蜡染等一系列特色课程。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每期课程班的成员控制在20人以内。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学员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声音 有学员中途放弃

随着青年夜校火爆“出圈”,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了这一学习热潮中。然而,在热情高涨的背后,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

“课程刚开始时,大家的热情真的非常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室里的人却越来越少,许多最初热情满满的学员最终都选择了中途放弃。这让我感到有些遗憾,毕竟每一堂课都是老师们精心准备的。”毛琳告诉记者。

黄石日报·青年夜校的教师董晓磊也对此深有同感。她认为,虽然课堂上的学习氛围相当浓厚,但课程一旦结束,学员们的学习动力似乎也随之消散。董晓磊补充道:“对于技能型的课程来说,仅仅依靠一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只能算是浅尝辄止。因此,我希望夜校的课程能够借鉴老年大学的模式,设置成学期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

青年夜校的迅速流行,无疑得益于其专业性和实惠性两大优势。然而,随着夜校的蓬勃发展,一系列挑战也随之而来,其中经营困难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尤为突出。

“一些低质量的课程,以低价为诱饵,混淆了大众的认知,影响了青年夜校的整体形象。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对夜校的资质进行认定,以确保课程质量。”殷海霞认为,应该加大对优质夜校的宣传力度,积极打造黄石的品牌夜校,提升夜校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同时,还可以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如开展特色课程、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等,以更好地满足学员的多元化需求,并为夜校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回应 推进规范化运营

2024年黄石港区青年夜校成果展示活动 记者 徐鹏举 吴萌 摄(资料图片)

“青年人的兴趣广泛而多样,只有更灵活的课程安排和多样化的内容,才能吸引他们。”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年夜校作为满足青年群体终身学习、技能提升和社交需求的重要载体,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具有重要价值。从2024年4月份开课至今,黄石各级团组织青年之家共开办青年夜校活动700余场次,设置有书法、手工、瑜伽、舞蹈、吉他、插花等30多门课程,参与青年人数达1.1万余人次。

然而,该负责人也坦言,青年夜校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怎样进一步提高参与率、优化课程设计、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如何解决资金、师资和宣传等方面的问题。“我们正在积极申请相关资金支持,并探索与社区或企业的合作模式,以推进青年夜校的规范化运营,为更多青年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和平台。”

对于青年夜校未来发展,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年夜校以强化青年思想引领为出发点,以提高青年整体素质、丰富青年文化生活、促进青年社会融入、拓宽青年联系渠道为主要内容,常态化开展有益课程活动,让更多青年在业余时间有新追求、好去处。青年夜校需要跳出传统教育框架,不断创新和发展,方能在终身学习的浪潮中占据独特的位置。

建议 优化课程设置

“如今的青年夜校更加聚焦于青年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不仅满足了年轻人自我成长的新追求,也让他们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市人大代表冯美剑认为,青年夜校为年轻人提供了丰富自我、展现自我、塑造自我的宽广平台,进一步丰富了青年社交的“新场景”,帮助年轻人从“键对键”的社交模式转向“面对面”的相聚,使广大青年在夜校中既能学艺又能交友,一举两得。

“青年夜校在课程的设置上要广泛征求青年人的意见,了解青年人喜好,从而优化课程设置,创新课程内容,并注重课程的连贯性和深入性。”市政协委员陈伟春建议,“可以采用合作办学的形式,将公益性、服务性相结合,向社会招募夜校老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涵盖非遗记忆、沉浸式阅读、手工制作、家庭教育、烘焙等多个领域。”

市政协委员罗桃仙则认为,当下的青年夜校应该进一步拓宽学习范畴,提升课程设置水平。一方面,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特别是中国非遗的独特内涵与传承;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新科技知识的学习,比如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普及。“在师资力量上,要聘请专家,让广大青年接触到更加前瞻的学习内容,为黄石培养更多高级知识人才,并鼓励他们学以致用,成为建设新黄石的后备力量。”罗桃仙说。


编辑:徐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