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君展示创意手工钩织品
“织女妈妈”们在编织礼物
■记者 顾文娟(图片由刘东红拍摄)
近来,“拾光织忆趣织社”因其出品的创意手工钩织品在朋友圈被无数网友“圈粉”。4月27日,记者走进“拾光织忆趣织社”,探寻到一位有颜有才的85后“织女”社长,听她讲述如何结缘手工钩织,如何在人生至暗时刻把爱好变成钟爱的事业,又如何培养出一批“织女妈妈”,带着大家做热爱的事,还能顺便把钱挣了的精彩故事。
爱好即事业
4月27日,记者慕名走进位于下陆区铜花社区办公楼里的拾光织忆趣织社。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软萌又充满童趣的“毛线世界”。展台上摆放的呆萌公仔、时尚家居饰品、色彩斑斓的花束等数十种手工艺品,全都用各色毛线钩织而成。
趣织社社长叫孙凤君,是铜花社区居民,今年35岁的她长相甜美,性格温婉恬静。
“我超喜欢手工钩织,一根毛线或多根毛线能够创造出无限可能的图案。”孙凤君告诉记者,当她坐在桌前左手毛线,右手钩针时,是最放松、最开心的时刻,“手工钩织能带来亲自动手和创意的乐趣,也能带给我满满的成就感。”
中国传统手工钩织技艺,加上奇思妙想的创意,趣织社里各式各样时尚又可爱的钩织品颠覆了居民们对于传统手工钩织的认知,让人爱不释手。孙凤君钩织的不少小物件成了朋友圈里的“爆款”,“最受欢迎的是寓意牛气冲天的小红牛公仔挂饰,还有寓意招财进宝的车摆玩偶招财猫。”她一一为记者展示介绍,“可以握在手心的小柿子和小花生组合挂饰,寓意好事发生,也特别受欢迎。”
孙凤君在拾光织忆趣织社传播着自己做手工钩织的快乐。“这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事业,趣织社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处女作热卖
孙凤君结缘手工钩织要从2017年说起。
当时她有自己的披萨店,店里的收银员詹萍是位与她年龄相仿的女生。“她心灵手巧,闲时喜欢钩织一些创意小物件,件件我都特别喜欢。”在詹萍的鼓励下,孙凤君也拿起钩针和毛线,拜师学艺。
孙凤君坦言,学钩织前,自己是“小白”,她一直认为自己手笨,没天赋,最初学引拔起立就练了整整一个月。勤奋学习了两三个月后,她已经能独立完成作品了。当年圣诞节前夕,她用毛线钩织了一颗寓意平平安安的“红苹果”,并拍照发了微信朋友圈,没想到评论区留下大量点赞和好评,还有不少朋友询价。
“那个圣诞节,25元一个的毛线平安果居然卖出40个。”回忆自己的处女作居然挣了近千元,孙凤君捂着嘴咯咯笑起来,“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顺便把钱挣了,从那次起,我的自信被点燃,学习钩织的热情也一路飙升。”
潜心学习钩织的日子里,孙凤君发现,一针一线对她而言有一种无法抵抗的魔力,每每像孕育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自己的作品一点一点呈现出来,她的内心充满了愉悦。
治愈心灵伤痛
孙凤君正式把手工钩织由爱好变成事业,在她灰暗的2019年。
这一年,母亲去世,她的婚姻破裂,父亲小脑萎缩,需要家人寸步不离,不幸接踵而至,孙凤君感觉人生跌至谷底。
身心俱疲的她尽管短时间内无法接受已变成单亲妈妈,但接下来的日子,她必须要用瘦弱的肩膀独自撑起一个家。为了照顾父亲和儿子,她迫不得已关了披萨店,在自家书房开起手工钩织工作室。
“当时我的状态非常糟糕,每当情绪低落几近崩溃时,我就会拿起钩针和毛线,一针又一针,痛苦、忧郁竟然不知不觉渐渐消散。” 那一年,孙凤君全身心投入手工钩织,缓解内心的悲痛,对她来说,手工钩织成了她应对人生至暗时刻,治疗心灵伤痛的最好方式。
近年来,她通过网络、书籍学习钻研时下最前沿的钩织技巧,她的作品已多达上百种,上千件。当一个又一个作品在朋友圈收获赞赏,来自微信朋友圈的订单与日俱增,她的眼睛逐渐重拾光芒,阳光重新照进她的生活。
免费钩织课堂开课
2019年,铜花社区为了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举办了“最美居家秀”活动,邀请辖区居民来社区比拼才艺。孙凤君带着亲手钩织的桌摆工艺品、靠枕、针织画等作品参加。她的创意手工钩织作品让所有人眼前一亮,收获了评委和居民们的一致好评,居民们争先恐后地加她微信,要购买她的钩织作品。
2020年12月,铜花社区搬进崭新的办公楼,社区邀请她进驻二楼,开设拾光织忆趣织社。从此,孙凤君变身老师,开始向社区居民传习手工钩织技艺。
手工钩织免费课堂开班了,学员是社区热爱手工钩织的“宝妈”、外婆和奶奶们,年龄从40+到70+不等,如今已有60多名,社区居民热情地称呼她们“织女妈妈”。
满头银丝的刘在芹今年71岁,是趣织社最年长也是最勤奋的“织女奶奶”,她向记者夸孙老师温柔漂亮,尊敬老人,还特别有耐心。“我每天跟邻居们一起学钩织,心情倍儿好。”刘在芹笑盈盈地跟大家推荐,“手工钩织可以练脑,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织女妈妈”们每天早上和下午准时来社区上课,趣织社里热闹非凡,其乐融融。
带领“织女妈妈”灵活就业
在孙凤君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织女妈妈”迅速成长为钩织达人。孙凤君把自己在直播间、微信朋友圈接到的订单分发给技艺娴熟的“织女妈妈”一起完成,向她们计件付酬。
截至目前,孙凤君已先后带动铜花社区40余位“织女妈妈”居家灵活就业,大家对孙老师赞不绝口。56岁的宫俊霞告诉记者,近两个月,她钩织的九宫格抱枕、手机挂饰“小红牛”等已挣了500多元。
自强自立的孙凤君得到了来自铜花社区和市区妇联的关怀和支持。社区和妇联经常帮趣织社“代言”“带货”,推荐她们的创意钩织。
4月21日,趣织社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母亲节订单。铜花社区、大塘社区、胜利社区、陆家铺社区向她们订购了204枝手工钩织花,计划在5月母亲节当天送给辖区34个特扶家庭(失独家庭和独生子女伤、病残家庭)。社区要为这些坚强伟大的母亲们送去一份美好又特别的节日礼物,表达关怀和问候。孙凤君立即召集15位“织女妈妈”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她们只收取了微薄的材料费。
27日上午,记者在趣织社看到,一支支色彩鲜艳的毛线康乃馨、马蹄莲、玫瑰花、郁金香在她们的一针一线中绽放。她们纷纷表示,要把爱和温暖织进花朵里。
谈及成为手工艺人的感悟,孙凤君莞尔一笑,“手工钩织不仅是我的兴趣爱好,也是一种生活技能,是生活方式。现代手工钩织通过有趣的创意作品呈现,让更多人重新关注传统手工钩织技术、这个人群,以及其中的美,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