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怀义:跟着英雄部队打鬼子

日期:[2015-08-17 06:44]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左聪通 讯员 王俊杰)采访郭怀义老人有点曲折。近日,当记者第一次敲响下陆区铜都社区新下陆东三村11栋66号的郭老家门时,只听到老人轻微的应答声,而迟迟见不到老人开门。邻居告诉记者,老人前段时间摔了一跤,可能不能站立开门。于是,记者不得不隔天再次登门拜访。
  郭怀义今年已是90岁高龄,与记者说起当年抗战的情形,老人数次落泪。
  郭老老家是山西原平县,14岁随舅父到内蒙打工,四年后回到老家,可是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到处都是被焚烧的房屋,祖父被日本人杀害,家人也走散了。面对着家仇国恨,18岁郭怀义加入了一支敌后抗日游击队,成为一名通信兵,后来担任机枪手。
  “我是120师358旅714团忻原支队的一名战士。”说起自己的部队,郭老非常自豪。这些年过去了,部队的番号如他名字一样,牢牢记在心里。记者通过查资料获知,八路军120师358旅714团忻原支队是抗战的一支英雄部队,在中华民族抗日历史上立下了赫赫战功。跟着这支英雄的部队,郭怀义和战士们深入敌后,摧毁了敌人一个又一个的碉堡。
  1943年起,日寇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多次大扫荡,斗争进入最惨烈时期。郭老至今记得那次战斗的残酷。在一个小山包上,八路军战士潜伏在战壕里,上面有敌机的轰炸,山下日寇的进攻一次次被打退。郭老端着机枪英勇作战,突然一声巨响,郭老倒下来。后来,他被送到后方治疗,医生从他左大腿左侧取出大块弹片。
  “这个就是我当时受伤的部位。”郭老指着大腿说。据其女儿郭树英介绍,“这次负伤给父亲留下了残疾,天气寒冷,父亲的大腿就非常疼痛。”新中国成立后,考虑到自身的伤情,他脱去了心爱的军装。1954年,郭老南下支援大冶有色的建设,成为一名保卫干事,并于1980年提前退休回家。
  在郭老的客厅里,墙壁上挂着他佩戴着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的纪念章的照片。郭树英告诉记者,2005年领到纪念章后,老人穿着中山装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纪念照。
  虽然退养在家,郭老十分关心国家大事,耳聪目明时,读书看报成为习惯。最近,央视正在播放的电视剧《太行山上》,老人每晚都要看下听下,虽然看不清也听不明,但是想到八路军英勇抗日的情景,老人总是会情不自禁留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