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水马龙看霓虹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2-05-31 09:36]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五月榴花照眼明,车水马龙看霓虹,城市洋溢着蓬勃的气息。

电商平台风生水起,物流车辆往来如梭;商业综合体、特色商街、服务业集聚区成功落位、拔地而起;传统服务业变革挖潜,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一季度,黄石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91.6亿元,增速6.6%,高于全省增速0.7个百分点,延续了去年以来的高位增长,实现首季“开门红”。获评2021年度“全省服务业发展突出贡献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开门红”的背后,是黄石加快建成鄂东区域性消费中心“职”与“责”的担当,“时”与“势”的把握,“谋”与“动”的执着。

情怀成就驱动力

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3000多年生生不息的矿冶之火,燃亮过黄石这座城市的辉煌与荣耀。

然而,跟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黄石面临优势丧失、裹足不前的困局,被逼踏上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之路。

十年前,一组数据,令人汗颜:

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65%;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服务业比重大多在50%左右,而黄石服务业占GDP比重不足3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

一座城市的崛起,既要有“城”的构建,更要有“市”的孕育和繁兴。只有城,没有市,何以城市?

小门面,小店铺,小商人,一派小家子之气,怎么能够引进商人、吸引客人、留住主人?

论条件,黄石有雄厚的工业基础、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专业的市场和物流平台,以及丰富的技能型人力资源。

差距就是潜力,差距催生动力。黄石人知不足而奋进。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召开服务业发展大会,发展服务业相关政策措施,发起了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对接大集团、跟踪大品牌、建设大卖场、实施大招商。一时间,黄石服务业招商引资风起云涌,好戏连台。

跨过黄荆山,挺进大冶湖。建设园博园、矿博园、奥体中心,举办园林博览会、地矿科普大会、工业产品博览会等。

跳出老城区,建设新港口。黄石新港、保税物流、口岸海关、黄阳快速路先后建成投用。

搞活流通,扩大消费。铁山槐花节、青岛啤酒节、柑橘采摘节、油菜花节等一系列展销促销活动风生水起。

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奔流不息;前进的航船,风帆正举、劈波斩浪。

以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为引领,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黄石踏上了新的征程。

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高品质生活,在市场融合上作示范,打造鄂东区域性消费中心。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出台加快建成鄂东区域性消费中心、持续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年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

——推进武汉路、黄石港万达、西塞山上窑等商圈商街改造提升,建设黄石港、胜阳港、团城山商圈,打造黄石未来高品质核心商圈。

——优化商业格局,打造华新水泥历史文化街区、武汉路综合商业街等特色品牌商业街、步行街、夜市街。

——开展“服务业领域纾困解难专项行动”,试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城市,建立电商运营中心、物流基地和交易中心。

一样的情怀,不一样的驱动力和爆发力。团城山万达广场、保利商业街、居然之家新零售集团等商业巨头先后扎根黄石。目前,黄石营业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综合体有4家,城区商业总面积达130万平方米。

综合黄石统计数据,2021年,黄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升至47.8%,较比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30%,增加17.8个百分点。

城市的建设从不缺“见证者”,但如何融入其中成为“参与者”,甚至成为“推动者”?

“老中心城区”犹如城市之根,总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对黄石来说,黄石港区便是这样的存在。

有蜂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有发达的商贸业、房产业、服务业,黄石港便是黄石乃至鄂东区域理想的购物、消费、娱乐中心。

是时代所托,亦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黄石港区肩负使命,勇立潮头,提出:拥抱新消费时代,打造鄂东消费引领区,助推黄石加快建成鄂东区域性消费中心。

何谓鄂东消费引领区?黄石港区委书记严荣勇解读:提升消费能级、扩容消费业态、培育消费品牌、创新消费模式、建设消费体系、创优消费环境,成就最有时尚范儿、最有人文风、最有烟火气、最有科技感等消费引领区。

老城新生,再绽芳华。种种迹象显示,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黄石港区奋起打造鄂东消费引领区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增长点。

两组数据,鼓舞人心,提振信心。

2021年,黄石港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占GDP比重达到82.94%,较比上年度提升2个百分点。在全省(县、市、区)年度服务业质量评估中,跻身全省第三名。

一季度,黄石港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上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外贸出口分别同比增长6.9%、24.39%和37.6%;新增市场主体5071户,同比增长5倍。

环境成就吸引力

大道之行,始于足下。打造鄂东消费引领区,黄石港区奋楫而笃行,蹄疾而步稳,唱出了港区好声音,传递了港区好故事。

优化营商环境,用“硬支撑”护航,以“软环境”助力。黄石港区抢抓城市更新试点的机遇,推进胜阳港、文化宫等十大片区全域更新。

武汉路是黄石商业服务业最集中、人流量最大、最繁华的地段。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周边房屋立面陈旧破损,沿街商铺招牌混乱。

2021年,黄石港区投资1亿元,启动了武汉路商业街改造项目,先后对17栋房屋外立面进行了修缮,改善人行道景观、亮化沿街灯光、整治电线光缆。

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红火火过大年。今年1月18日,整治后的武汉路商业街全新亮相,靓丽出圈。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如今,武汉路商业街汇集了各类业态、众多品牌,“首店经济”“网红店铺”“爆款单品”不断推陈出新,光新业态类商户就有100多家。

以品牌首店为例,武汉路拥有沃尔玛、星巴克、海底捞、贰麻酒馆为代表的店铺57家;以卡乐卡、卤巧儿、金皇冠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店铺33家。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武汉路商业街发展各类市场主体4943户,其中2021年下半年新增1025户。

黄石港区建设局局长汪松说,一季度,武汉路商业街客流量与销售额实现双增长。其中,摩尔城客流量达到260万人次,同比增长12.7%;营业额达到1.75亿元,同比增长11.4%。

城市更新改善了商圈面貌,优化了营商环境,让市民增强了消费信心、企业尝到了甜头、商户看到了希望。

地处武汉路商业街的黄石摩尔城总经理尹涛深有体会。她说,因为环境改善了,店铺俏了,租金也涨了,公司成立8年的招商部撤销了。

本着“古今结合、业态融合、功能整合”理念,黄石港区奋起打造以胜阳港商圈为核心的中央商贸区、以华新水泥旧址为核心的中央文化区,以及以方家墩片区为核心的中央商务区。

黄石港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徐新勇说,今年计划实施城市更新项目48个,总投资11亿多元,其中一季度已开工项目16个,二季度将陆续启动开工项目32个。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在改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黄石港区坚持优化营商软环境,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培育支持“首店经济”“夜经济”“网红经济”等消费新业态,他们先后出台突破性发展服务业、促进“互联网+服务业”发展、新经济发展“黄金十二条”等政策措施。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2637个事项可“一网通办”,12个事项“一事联办”,“一业一证”准入准营改革的行业发展到19个。

聘请6名金融专家,组建投融资顾问队伍,为项目企业提供精准化金融服务。

结合“双千”服务、“周末跑工地”“四民”活动,干部下沉一线为企业纾困解难。

以数据为例:

一季度,该区就走访企业193家,推动解决问题23项。落实“无申请兑现”扶持资金524万元。

以故事为证:

为解决黄石临空商务产业园人才人力问题,鄂东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后引进各类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40多家。2021年,该产业园实现营业收入突破30亿元,建成鄂东首家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

为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黄石港区环湖大学科创园充分发挥“校政企”平台优势,先后引进企业及科研平台共32家,获得专利技术90项。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拥抱新消费时代,消费市场需要磁场效应,吸引市民消费需要激活“流量密码”。

举办“美食节”“年货节”“文化节”……线上营销、线下促销,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

今年春节,在黄石摩尔城劲牌之春磁湖文化节·年货节中,参展商家达60家,3天累计客流30万人次,总销售额达1000余万元。

五一假期,华新1907文化公园暨磁湖文化节、“又见华新”文化市集等系列活动,吸引了7万多人次打卡。

“‘华新1907’非常有味道,非常吸引人!”黄石本地网络新媒体大V、百度(鄂东)地区运营服务中心负责人孙佳霖说。

一项调查结果,见证营商环境之变。

2020年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黄石港区在全国排名第44名,全省排名第一。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黄石港区精准发力营商环境释放出的最强吸引力,让市场主体定下心、稳住神、往前赶。

项目成就凝聚力

如果说,发展思路是“骨架”,营商环境是“血脉”,那么,项目建设则是“筋骨”。

“让产业强壮起来,服务业才能茁壮成长。强健筋骨,项目是硬支撑。”黄石港区区长冯雨说。

重任在肩,笃行不怠。近年来,黄石港区不断加快推进“三园三区三带”建设,放大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何谓“三园三区三带”?徐新勇解读道:黄石临空商务产业园、江北临空智造产业园、花湖临空物流产业园;华新旧址中央文化区、方家墩中央商务区、胜阳港中央商贸区;沿江生态文旅带、迎宾大道现代商务带、大泉路临空商务带。

围绕产业园区建设,黄石港区培育新经济、提升工业能级、整合临空元素、盘活闲置楼宇、实施同城化发展、实施政校合作、壮大市场主体等方向,谋划、包装、储备、实施了电子商务、智慧物流、线上医疗、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产业重点项目114个,总投资747.41亿元。

华新旧址中央文化区、空港智造产业园一期等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

临空数字物流产业园已拟定初步运营方案;

临空冷链物流产业园正在抓紧谋划;

大众山、青港湖的综合开发项目,沿江大道、磁湖路综合提升项目全面启动;

5条特色商业街巷、8处背街小巷、10个农贸市场提档改造项目全速推进。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作为黄石首家冠名临空元素的酒店,临空华美达酒店成为花湖机场工作人员主要租住场所,入住率80%以上。

滴滴出行、贝贝集团等一批互联网电商头部企业先后入驻湖北西有新经济产业园。

5月19日,黄石临空商务产业园独栋企业总部施工现场,车来人往,一派火热的场景。

抢抓花湖机场建设的重大机遇,黄石港区启动了临空商务产业园及独栋企业总部项目建设。

该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开发建设以数字经济、商务办公、休闲服务功能为主的临空数字商务经济总部办公区。

据介绍,该项目一期工程年底完成,到2025年底全部项目建成。项目全部投运后,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纳税5000万元以上。

新项目层出不穷,老项目锦上添花。“神奇九州”“流量万达”的故事很温暖,也很励志。

得物流者得天下。黄石九州物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介、运输、互联网+于一体的大型水、陆综合物流服务集团。

从“一张桌子一把椅、一部电话接半天”到现如今的4家分公司、3支物流车队、2个网络货运平台,黄石九州物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神奇的蝶变堪称奇迹。

该公司于与2017年自主研发互联网物流电商平台——九州网。2020年获得湖北省第一张网络货运牌照后,已经注册会员车辆、船舶40000余台。

据了解,该公司年业务量由原来的2000多万元增长到现如今的6亿多元,年税收从原来的200万元增长到5000多万元,并建成了国家AAAA级物流和省级重点物流企业。

该公司商务经理程英俊深有感触地说:“没有政府的支持,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九州物流就没有这么神奇的变化。”

“万达所指、财富所至”。黄石港万达广场是一家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于2015年7月3日,满铺开业。

业态升级、品牌营销、周年店庆、直播带货、沉浸式体验……这些年,黄石港万达广场最大的亮点,是无限翻新的商务促销项目。

在品牌营销上,黄石港万达广场将万达影城、海底捞、佳吉美超市、孩子王、宝贝王等15家品牌店培育成了黄石的商业标杆。

“通过项目营销,不断激活‘流量密码’,促进了人流与消费,有效形成购买力和服务支撑。”公司商管总经理王欢说。

“万达流量”值得细思:

2020年总销售额达5.96亿元,人流量达1217.69万人次;

2021年总销售额达8.43亿元,人流量达1672.08万人次;

今年春节,7天客流量达54万人次,销售额达3600万元;

五一假期,5天客流量达到23.9万人次,营业收入同比增幅150%。

把握“时”与“势”,兼顾“量”与“质”。黄石港区服务业企稳回升的关键态势明显:

2021年,黄石港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占GDP比重达82.94%。在2021年度全省(县、市、区)服务业质量评估结果中,该区夺得了全省第三名,比上一年进位一个名次。

行稳才能致远,高位才能快进。站在新起点,黄石港区正以新布局再造新空间、新姿态拥抱新业态、新政策服务新需求、新环境筑梦新生活的奔跑姿态,乘势而上,砥砺作为。

▶新闻链接

黄石现代服务业大事记

2003年1月29日,黄石市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全面提升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

2010年12月8日,红星美凯龙黄石迎宾商场建成开业。这是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在湖北区域的首家店。

2013年2月21日,湖北省、武汉市商务部门相关领导,武商集团、中百集团、中商集团、汉商集团的老总到黄石考察。

2013年4月,黄石首次召开服务业发展大会,明确了发展思路、方向和奋斗目标。

2013年5月22日,黄石市政府发布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2015年),重点打造鄂东“现代物流之都”“购物之都”“美食之都”“休闲度假之都”。

2014年9月29日,黄石武商MALL开业,占地面积2.93万平方米。

2015年7月3日,黄石万达广场建成开业运营。

2015年11月6号,全国地级市中规模最大的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全省第一家保税区外展示平台——黄石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开业,市民能一站式轻松选购全球优质商品。

2017年5月,黄石港区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楼宇经济的暂行办法》10条扶持政策,加速集聚高新科技企业、金融机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动漫公司等楼宇业态。

2018年2月,黄石港区设立1000万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人力资源、医疗健康、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2019年2月13日,黄石港区印发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十二条措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0年4月3日,黄石港区出台大力促进“互联网+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快发展“互联网+”商贸业、物流业、文化创意业、家政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跨境电商等产业。

2020年8月,在省发改委对2019年度服务业发展情况评估中,黄石港区考评得分位列全省第一方阵,荣获“全省服务业发展突出贡献奖”。

2021年1月31日,黄石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计划草案,提出支持黄石港区创建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2021年1月,黄石港区印发《的通知》,支持服务业发展。

2021年6月18日,居然之家新零售集团全国第435家分店,湖北第23家分店——居然之家黄石家居生活MALL开业。

2021年8月31日,黄石港区发布《的通知》,支持新经济企业发展壮大。

2021年11月8日,黄石港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将争创全国现代服务业试验区,力争完成项目总投资300亿元。

       2021年11月26日,下陆万达广场满铺开业,是湖北省内第一家第四代万达广场。(鲍俊辉 吴高斌 梁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