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女儿”于文英获评“荆楚楷模”

来源:[东楚晚报] 日期:[2024-10-23 08:56]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于文英与34把钥匙(资料图)

于文英与老人做游戏(资料图)

10月22日,“荆楚楷模”2024年第三季度名单发布,于文英获评“荆楚楷模”;早前10天,于文英入围2024年第三季度“湖北好人”公示名单。

“她总是充满了笑容,总是奔走在服务社区老人的路上。”“于阿姨把社区里的老人当家人,是我们年轻护士学习的榜样。”……

在开发区·铁山区铁山街道建设路社区,在大冶铁矿医院,在全市广大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中,在更远更广的范围内,“孝顺女儿”于文英的暖心善举触人心弦。

一位忙碌的志愿者

于文英今年64岁,铁山街道建设路社区居民,中共党员。

于文英并不是新近涌现的典型,她是一直活跃在群众身边的好人楷模。过去几年,她在战疫、创文、服务社区等工作中表现突出,曾多次被媒体报道。

2006年以来,她义务保管社区孤寡老人家庭的钥匙。钥匙最多的时候有34把,其中,有6把钥匙的主人是6对老年夫妻,另外28把钥匙的主人是独居老人。

于文英保管的每把钥匙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于文英用钥匙打开门,进入他们家中,帮助他们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对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于文英不定期上门,陪他们聊天,给予精神上的慰藉和陪伴;在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于文英还会为老人准备粽子等,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2023年初,黄石日报社记者在创文报道中得知了志愿者于文英的事迹,记者敏锐地发现,在于文英众多感人的故事中,“助老爱老”这一主题,最为突出。

“助老爱老”是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远亲不如近邻,对社区里的独居老人而言,于文英就是他们最近的“家人”。“34把钥匙,是34个‘爸妈’家的。”她不光这么说,也把照顾落到实处——她将每把钥匙贴上标签,大到生病照顾、节日问候,小到修修补补、聊天唠嗑,她一户不落下。

当年夏天,黄石日报社组建报道专班,深入调研了解于文英的事迹。在建设路社区,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居民对于文英的一句评价:“她是社区中最忙碌的志愿者,为老人们‘真干事’‘干实事’。”

一名贴心的“女儿”

于文英的“真”,体现在哪里?

2023年夏天,黄石日报社记者先后跟随于文英走访了多名受助老人。

采访期间,于文英出现在大家面前时,总是身穿红马甲,腰挂钥匙串。她的步伐总是显得很匆忙,一方面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另一方面,是她每天需要走访的老人有很多。

她的手机总会不间断地收到各种信息,有社区志愿者咨询如何服务好老人的,有老人委托她帮忙买些生活用品的,有身在外地的子女询问老人身体状况的……无论多忙,于文英都会挤出时间回复。

在受助老人张美玉家中,张美玉的女儿詹霞恰好从南京回家探望。她说,当年于文英说会把老人当作自己的“爸妈”,她以为只是客气的话语。但事实上,于文英比亲生女儿还要用心,还要细心。在受助老人王福菊家中,老人说,于文英不仅随叫随到,还细心地教会她使用数码产品,每天都会在微信上和她互动、问好。

于文英的老伴则告诉记者,于文英经常“往别人家跑”,把社区里的高龄老人,当作自己的家人……在照顾社区老人时,于文英干的都是实际工作,全是具体的事情,没有半点虚假,受助老人们也都把她当作“自家女儿”看待。

一心为老人服务,为了什么?

记者和于文英持续地接触和了解后,于文英也向记者敞开了心扉:“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我和姐姐、奶奶一起跟着大伯一家生活。那时候,我们一大家子总共有10口人,生活比较困难,街坊们都特别关照我。他们老了,我也应该照顾他们。”

一次令人触动的采访

今年7月中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对新时代养老服务提出新要求。

黄石日报社紧贴时代热点,紧跟当下节点,紧抓人物特点,精心策划。报道组记者践行“四力”,在原素材的基础上,深入社区“一线”,和于文英同行。

持续两周时间,在40℃高温下,记者和于文英一起再次走进了一个又一个受助家庭,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数据进行核实,倾听一个又一个受助老人的心声,讲述了居民眼中的于文英,让每一个故事都真实、感人。

90岁的老人潘素惠说,于文英经常来家里看望她,她感觉“多了一个女儿”。

大冶铁矿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潘兰香曾经常看见于文英来医院看望不同的老人,一度产生疑问:“她的家人,怎么那么多?”“后来才知道,她是一名志愿者。”潘兰香说。

于文英的好朋友黄小玲说,有一段时间,她约于文英散步时,于文英总是推脱。“她告诉我,要去东家帮老人洗澡,要去西家为老人洗头……”黄小玲告诉记者,次数多了,她很是不解。于文英答复:“大家都是街坊,我去帮帮忙。”

还有一次,在前往受助老人的路上,于文英说:“什么算是成功?有人说有钱,有人说有权,有人说有名,有人说身体健康。其实我们都会老的,开心做好照顾社区老人这件事,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尊老、敬老、助老、爱老这件小事中来,就够了。”

这对记者而言,也是一次触动人心的采访。

之后,记者将这一年来海采、整理的素材,组织成了于文英的首发人物通讯,并进行多次修改,讲述了于文英初心如炬、温暖人心的故事。

报道呈现在纸上和“指上”,于文英留给记者的感动却始终留在心间。

一个催人奋进的榜样

于文英的故事,也是黄石向上向善的好故事。

7月22日晚,于文英人物通讯在黄石+客户端进行首发,迅速引发强烈反响,不少读者主动进行转发、点赞、评论;相关专家对稿件标题和主题进行了多次提炼,并对本报后续报道予以指导,于文英的动人故事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传播,于文英的暖心善举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7月23日,于文英人物通讯在黄石日报、东楚晚报同步首发。在对外对上推介中,黄石日报社积极调动现有资源,一方面利用自有平台进行全覆盖宣推,形成了很好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报社积极拓展渠道,向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和湖北文明网等推介。

系列报道推出后,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湖北日报客户端、湖北文明网全文转载了黄石日报社报道,其中人民日报客户端阅读量24万+。后续,荆楚网、新华社客户端继续跟进报道于文英事迹,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

“力践孝行之举,她的每一次善行,都是对社会正能量的传递。”中国好人黄益生为她点赞。“一日行善易,百日行善难。她能够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做这件事,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中国好人骆明良说。

记者 陈子才


编辑:徐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