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交蹚出一条最美出行路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02-27 09:30]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市民电车服务市民出行

公交集团绿色出行志愿服务

公交集团调度指挥中心

线路运营的新能源公交车

市民电车内乘客的笑容

公交集团文明导行志愿服务

公交,对于每座城市都有特殊的含义,它被称为“城市动脉”,支撑着城市基础的交通运转,它蕴藏着一座城市发展的潜力,更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烈期盼。

对于黄石人而言,黄石公交宛如一位相伴多年的老友,离不得,分不开,舍不下,心里总盼着它能更好。黄石公交亦然,城市发展到哪里,公交便开到哪里,市民出行何处,公共交通便驶向何处。

这是一种默契,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黄石公交集团将自己的企业使命定位为“提供高质量出行服务,构建高标准运营体系,打造高品质公共交通”,而他们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以改革为主线,黄石公交蹚出了一条最美出行路。

求变 改革谱写公交时代新篇 

去年,在市公交集团为制作企业文化手册征集照片时,一组尘封的老照片被找了出来,那是一组绝版的黄石公交车老照片,引发众多黄石人的回忆。

人们感慨,从这组老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黄石公交的发展。从“轰隆隆”的烧木炭客车,到充满回忆的“通道车”;从人挨人的中巴士,到宽敞明亮的空调车;从一身油污的燃油车,到绿色环保新能源车,黄石公交始终紧跟城市发展,载着群众前行。

“我坐了半辈子的公交,谈恋爱的时候,我爱人坐8路车来看我,那时候站台是我们幸福的港湾,后来我的姑娘坐3路车上学,站台成了我们接送孩子地方,现在我坐17路车去孩子家看外孙,车站是我们一家人相聚的地方。”在62岁老人张昌忞的心中,家庭的变化与公交的发展交织在了一起。

纵观黄石公交的发展史,“改”这一字贯穿始终,20世纪70年代积极进取,采用单车核算、承包利润分成,实现快速的阶段式发展;90年代以变应变,推进体制、编制、机制、票制改革,短期内迎来蓬勃发展;2000年以后,随着公交“公益事业”回归,黄石公交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构建一体化集团化企业,公交集团驶入高速发展车道。

如今,随着市民电车加入黄石公共交通大家庭,改革之风在黄石公交集团再度刮起,全新的公交集团蝶变而生,以精简化运行、扁平化管理、高效化整合为改革思路,新公交集团专精于“车”服务,打造更优更强的新公交集团。

“总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改?但其实对于公共交通行业而言,改革并不是选择,而是必然。”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小小一辆公交车,一头连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一头连着老百姓民生福祉的改善,公交企业怎能不殚精竭虑,一路向前。

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公众出行方式及消费习惯快速变化,城市公交企业普遍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困境。与此同时,城市公交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国有企业,管理层次多、冗员多、效率低、方式粗放等通病日益凸显。

坐以待毙只会被时代、被市场、被群众抛在后面,公交企业不得不改,必须得改!在近5年的时间里,我市公交线路由44条增加至56条、新增1条轨交线路,但从业人员由2236人减到1641人。新能源公交车逐渐取代“黄标车”,占比已达79%,其中纯电动公交车440辆。

数字背后是黄石公交集团党委以改革破局,铺就市民出行和企业发展康庄大道的求变之路。

同行 改革服务市民美好出行

1月17日早上,准备去上班的李青青穿戴整齐后,没有急着出门,而是打开了“掌上公交”APP,看了一眼她要乘坐的16路公交车,只见APP上标注着距离下一趟车抵达她要上车的“汇龙大厦”站还有6站。

“还有时间,冲一包花茶带去单位喝!”李青青开开心心地去冲花茶,对此她的母亲王爱萍从总喜欢念叨几句到习以为常,“科技改变生活,连坐公交车的方式都变了,不得不说,确实方便。”王爱萍说,在智能手段的辅助下,公交车依然是最理想的交通工具。

这自然都是改革的成果。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为了让人民出行越来越好,市公交集团党委一直将“以能不能让市民出行更好”作为工作做不做、值不值的衡量标准,坚持为市民美好出行而改革。

正因如此,APP与电子站牌的运用已然常态化,让黄石公交基本实现了线路、站点实时查询;30分钟内免费换乘的普及,每年为285万余人次提供免费换乘服务;每年有2340余万人次享受到了公益性乘车服务,黄石公交优惠折扣力度居同行业第一方阵……

便捷的公交服务在这点滴之中尽数展现,公交人却并不就此满足,甚至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众多改革中最细微之处。近年来,市公交集团立足全市发展大局,着眼于构建更便捷高效线网。

深度匹配城市发展、市民出行需求,按照“减重复、增覆盖、调结构”的原则,启动公交线网三年优化调整方案,全面抓好有轨电车运营,推进“两网”融合发展,建设运营城市公交一体化指挥中心,构建骨干+支干+定制、快慢结合的现代化城市公交网络布局,用大数据精准赋能线网布局与营运组织调度,消除城市公交出行盲区,提高城市公交运营效率、乘客出行效率。

与此同时,为了破解更多样的出行难题,黄石公交突破常规公交“固化”运营思维,以多种形式定制化巧解不同群体出行难题。

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墨斗山学校“宝宝巴士”专线在家长的期盼中启动,另开通校园公交线2条,助学专线8条,增开校间区间车,解决学生上学难、家长接送难问题;延伸301路、316路等线路,打通公交出行盲区,解决跨城区村民出行不便难题;开通K55路快线等个性化线路,解决市民出行时间成本高难题。

市公交集团还结合我市文明城市创建,深化“日行一善”“三进三讲”“排队日”“让座日”“无车日”等创建活动,让文明之风遍吹公交,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好人好事蔚然成风,仅2024年公交车上的拾金不昧事件就有449起。

同频 改革推动城市蓬勃发展

城市发展,交通为先。为实现城市公交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同频共振,市公交集团积极服务和融入我市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建设大局,用“小车轮”撬动城市大发展。

2018年,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市公交集团发行第一张与“武汉通”对接的全国交通一卡通卡,结束了我市同城内、跨市域间公交卡无法通用的时代,实现与336个地市以上城市、1759个县级行政区互联互通。

2022年,随着对接鄂州杨叶的312路线开通,我市连接鄂州、黄冈公交线路达到6条,实现公交线路跨城区、跨市区、跨交通枢纽高效对接与连通,为我市内外联通、营商环境优化和经济繁荣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2025年春节后,与护学专线一同“复线”运营的,还有不少直达园区对接厂区的通勤专线。

“真是太方便啦,以前在黄石城区没有直达的公交车,只能自驾或者赶通勤车去上班,现在定制专线可以直达厂区门口,再也不用火急火燎赶车了,这个‘福利’挺好的!”不少在园区的职工直言定制专线开得好。

定制专线直达让各类市场主体有了恒心,让企业职工更加安心。它的运营在很大程度上便利园区企业及线路沿线企业员工的出行,是营造园区良好营商环境的一次重大突破。

将公交开进园区对接厂区,正是市公交集团为发展助力的重大举措之一。为了给企业提供更贴心、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市公交集团根据城市发展、产业布局情况,积极对接开发区、园区重点单位和企业,按照其出行特点和需求,先后开通市民之家、智慧科技产业园、光亮电子、高端设备产业园、宝钢、保税物流中心等19家企事业共计40余条通勤专线。

目前,其他定制化特色化公交线路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市公交集团希望通过这样一条条道路,逐渐打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城区、企业与家、城区与城区之间的快捷通道,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当然,经济大局要顾,民生保障也不落后,市公交集团始终牢记企业使命,以兜底服务保障经济发展。如此,在一些特殊场合下,总能见到公交人忙碌的身影。

无论是冰冻雨雪等极端天气中,穿梭于城市间的一辆辆公交车与市民电车,还是每逢举办音乐节、跨年夜、“黄马”等大型活动时,总是在活动场地外等候调度的专线公交车辆,坚守的公交人早已成为这座城市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在去年年底黄石东楚群星演唱会后,来自江西的歌迷卢女士在走出演唱会场地乘坐上公交专线时,发出惊叹:“我订的酒店在市区,本来还担心晚上乘车不方便,没想到走出演唱会现场就能坐上回市区的直达专线车,为黄石公交点赞!”

共生 改革实现企业轻装上阵

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为突破传统国有公交企业发展困境,市公交集团自我加压,用改革的办法加快破除发展体制机制障碍,近年来通过持续实施内部瘦身提质改革,化解历史包袱,实现了企业减负上阵,用精简的组织和高效的运营铺就发展新路。

机构人事改革瘦身增效。“改革后职位、岗位会大幅度减少,要破除阻力、消除不稳定因素,确保改革稳着陆,党员干部要先行。”通过酝酿、有效沟通宣传,公交集团在2023年顺利组建新公交集团,形成以公交、轨交运营服务为主业,汽车服务为效益创造中心多元化发展新格局。同步推进机构和干部、人事、薪酬“三项制度”改革,实施干部、管理人员、站区(修理)人员全员公开竞聘竞岗、一年一聘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内设机构从9个降至6个、下辖企业由8家降为3家;实现在新增公交轨交线路的情况下,5年减员近600人。

营运组织改革降本增效。精准匹配客流需求,推行“一线一策”改革,实施线路、作业计划、班次、运力、人员、工资结构、绩效考核等“七个优化”,合理排班科学调度,保高峰、降平峰,提高营运效率,争取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将员工工作和管理绩效与薪酬深度挂钩,实行差异化的考核分配体系,实现“多劳多得、质优多得”,目前一线岗位工资差达30%以上,实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有效控制营运成本齐头并进,近5年营运成本年均下降近1000万元。

产业融合发展减负增效。公交、轨交一体化运营管理后,为有效发挥“1+1>2”的整合效应,市公交集团做好公交轨交线路、站点对接工作,同时打通人力资源共用通道,实现了管理员、安全员、乘务员、调度员、技术员的统筹调配使用,有效控制了运营和人力成本。目前电车成本控制、客流强度、广告收入等多项指标稳居全国同类电车城市第一方阵。同时整合通勤、旅游、驾培、出租、广告等业务资源,大力发展汽车服务产业,推行“全民”营销,擦亮国有金字招牌,实现辅业年营收2000余万元。

“行百里者半九十”。回首过往,黄石公交的每一次改革,都带来了服务的提升、企业的新生。展望未来,公交集团党委将坚持“改革不停顿”,始终与乘客出行同行、城市发展同频、企业发展共生,为实现城市公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懈奋斗,为我市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服务推动支点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