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一次在外地出差,乘坐公交车时,目睹了这样一件事:一位爸爸带着儿子乘座公交车,爸爸故意将儿子身上的4枚游戏币当作硬币投进了投币箱。儿子见状,赶忙提醒:“爸爸,游戏币不能用来坐公交。”爸爸瞪了儿子一眼,然而儿子坚持从自己身上掏出4块钱,补上了车费。看到儿子的举动,爸爸的脸瞬间涨得通红。
在某些人眼中,这小孩似乎有些“傻”,不仅损失了4块钱,还让爸爸当众出丑。但在笔者看来,小孩这种忠厚诚实的品质,实在难能可贵。他深知做人应当忠厚诚实,遇事要明辨是非对错的道理。他的行为,不仅触动了父亲,也让车上的乘客深受颇深。
忠厚诚实,在自私自利者眼中,似乎容易吃亏上当。但实际上,忠厚老实的人最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一个人若能获得他人的充分信任与尊重,其人生舞台必定广阔。
《论语·颜渊篇》记载:“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提升品德、明辨是非。孔子教导他,以忠厚诚信为根本,遵循道义,就能提升品德,进而明辨是非。
忠厚老实,意味着本分守规矩,不耍小聪明;诚实守信,意味着尊重事实,信守承诺。一个具备忠厚老实秉性的人,必定实事求是。拥有这种品质的人,绝不会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定会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让人看清是非对错。
《礼记·大学》中提到,“意诚而后心正”,只有意念真诚,心思才能端正。人只要做到忠厚诚实,就能秉持公正之心,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