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变花园 文明新风吹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1-08-24 08:37]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在阳新县富池镇港下村村委会会议室,“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国家森林乡村”三块国家级金字牌匾格外亮眼。村支书柯昌盛说,这是港下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通过产业转型将地下有色经济变成地上绿色经济,用十年心血和汗水换来的。

天蓝水绿,空气更清新了

走进港下村,只见一排排大树枝繁叶茂,一丛丛鲜花点缀房前屋后,仿佛置身花园里。

“十年前可是另一种风景。”柯昌盛说,过去这里全民开矿,装矿车辆川流不息,沿村公路坑坑洼洼。随着资源枯竭,村里发展陷入瓶颈。

2011年,村里提出转型发展,决定关停境内矿山,大力发展采摘经济。港下村现有田地800亩,除200亩水田发展垂钓外,其余600亩宜林宜林,宜果则果。转型后的第三年,港下村100亩桑葚喜获丰收,当年收入20万元,直接带动4户贫困户年增收1万余元。

港下村因势利导,积极建设各类采摘园。如今,成规模的黄桃、草莓、桑葚、香瓜等瓜果漫山遍野,仅观光采摘经济可实现集体年收入150余万元,全村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万元。

天更蓝了,水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港下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名副其实的“花园乡村”。这些年,港下村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旅游名村”“湖北省宜居村庄”“湖北省绿色示范村”。

党员做给群众看,党员带领群众干

港下村有70多名党员,这些党员以身作则,带头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就是‘店小二’,为村民服务。”柯昌盛说。

有一次,柯昌盛急着到县里办事而忘记请假,错过了日常例会,回来发现自己被扣了2分,工资也扣了400元。

“党员做给群众看,党员带领群众干。”李海霞是村里的绿色转型先行者。前两年,李海霞在外出学习考察途中发现了桑葚产业的商机,回来后便开始购苗栽种。“群众看到我们干得热火朝天,就也跟着干起来了。后来发展的养殖户、黄桃基地,都是党员发挥了引领作用。”李海霞说。

党建引领促发展,文明浸润振乡村。以支部建设为抓手,明确“干部包湾组、党员包群众”,制定党员“六不准”,创造性开展“五帮一争”,港下村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筑牢村级发展“桥头堡”。

文化生活活起来,文明新风吹起来

富起来的港下村民,没有围着麻将桌,他们来到村大舞台、村级民俗博物馆、村图书室、村民日间料理活动室,开启了丰富多彩的乡间文化生活。

每逢重阳节、春节等重要节日,村里都要组织村民举办文化活动,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丰富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满足村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港下村连续八年举办了“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在村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敬老孝亲的社会氛围,传播健康文明新风尚。

港下村还建立了阳新县首个村级民俗民风展览馆,馆内陈列了300余件传统民俗物件。这些物件由党员干部带头捐赠,村民也跟着主动捐赠,为村里的文化建设共同出力。(记者 罗臻 通讯员 李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