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工作

来源:[人民网 光明日报] 日期:[2024-06-13 09:04]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学思践悟】

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从202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明确提出要“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到2023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体系化学理化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着力点,也是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新的生长点。

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研究阐释,就是既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要全面理解新时代我们党在文化工作上的部署、谋划和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体系化研究阐释,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把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基本原理、重大论断、重要概念基于一定的主题主线贯穿起来而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贯通性的逻辑结构,实现从“点”(重要概念)到“线”(重大论断)再及“面”(逻辑结构)的联结和跃升。体系化是一种思想有机成长、成熟定型的鲜明标识和本质特征,也是一种理论彰显自主性品质、建构性品格、原创性品位的基本理据和外在呈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影响深远,就在于其以完备的体系论证其理论的科学性。在实践基础上生成发展并形成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马克思曾说他的著作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列宁也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块整钢。恩格斯撰写《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论著,系统阐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统一性,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党的理论创新过程是一个总结经验、探求未知、发现真理的过程,是一个把握事物之间内在联系、揭示客观规律、预见事物发展必然趋势的过程,由此形成的理论成果自然是一个科学系统、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整体。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到习近平文化思想,新时代党的文化创新理论已构成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需要整体把握、融会贯通。

如果说体系化侧重的是研究阐释的广度、凸显其“博大”的特质,那么,学理化则侧重于研究阐释的深度,彰显的是其“精深”的品格。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化研究阐释,就是运用学科、学术的方法从规律层面研机析理,深入发掘新时代党的文化创新理论的本质、特质等基本问题,力求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其蕴含的深刻道理、透彻学理、深邃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术”更知其“道”、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深刻理解其对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提供的新智慧,进一步增强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习近平文化思想囊括诸多学科,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法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全面分析其时代背景、丰富内涵、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原创贡献、实践要求,多维度、多层面、多视角发掘其理论原创性、实践导向性。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实践的思想结晶、理论精华,强调学理化并非就学理而学理、从概念到概念,并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相反,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辩证统一的视角科学把握其各个面向及其有机联结的内在逻辑,做到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在着力破解新时代文化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文化改革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需的文化服务供给问题中进行经验提炼、理论提升,从而做到解疑释惑、增信促进。大道至简,学理化既要深入,也要浅出,力求语言干净清晰、表述简约简练,把学术话语转化为“家常话”,实现学术话语、政治话语与生活话语的贯通和转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层层递进、娓娓道来,将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讲深、讲透、讲活,讲得令人信服、引人入胜,切实用鲜活的改革发展事例把鲜活的文化思想讲鲜活,通过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的宽广视角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让人想听、爱听,有力、有效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使之传得更开、更广、更远。

总之,体系化与学理化是互相支撑、互为条件的有机整体,体系化是学理化的基础,体系化建构能使学理化取向更为丰盈而饱满;学理化的过程既是理论抽象、凝练、升华的过程,也是对理论体系化建构的过程,能使体系化建构更有理论高度、思想深度、历史厚度。我们要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不断拓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阐释的广度和深度,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学理支撑,作出学术贡献。

(作者:康晓强,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