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上半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全力以赴强信心、稳增长、防风险、推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承压前行的态势。
总结成绩促提升,凝心聚力谋发展。为了营造持续奋进全省第一方阵、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浓厚舆论氛围,本报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广视角、多维度透视当前黄石经济运行情况,激励广大干群克难奋进、加速奔跑,以高质量“双过半”支撑全年“满堂彩”。
投资项目加速落地,工厂车间开足马力,商业街区人头攒动……夏日的黄石,经济回暖的跳动脉搏在数字上得到生动体现——
近日,市统计局对外公布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96.26亿元,同比增长5.7%。多项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运行保持较强韧性。
“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挑战,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在风高浪急中保持定力,踏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鼓点,交出了一份总体平稳、承压前行的“成绩单”。
看成色:三大产业全面发力
实体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三大产业全面发力,成为这份半年“成绩单”的亮点之一。
起步即冲刺,全力拼经济。围绕奋进全省第一方阵的发展目标,市委、市政府在2月初召开的“新春第一会”上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黄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
突出“建成节点”和“提升品质”两大重点,我市按照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要求抓实各项重点任务。
一组数据不难看出黄石正在做出的努力——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今年以来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经济冷暖“电”先知。上半年黄石工业用电增长5.5%,高于全省7.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
农业兴则国家兴,农业稳则国家稳。上半年全市农业产值83.76亿元,同比增长4.9%,高于全省水平0.6个百分点。从主要产品产量来看,粮食产量同比增长1.8%,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5.1%,蔬菜产量同比增长3.8%。
服务业生产迅速回升。上半年,我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服务业的质量水平,多措并举创新消费场景,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49.19亿元,增长6.5%。
看后劲:积极因素加速累积
机械人工齐上阵,铆足干劲赶工期,武阳高速阳新段和大冶段建设、东风路西延等项目顺利推进,为我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加快融圈入群、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强大助力。
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促发展。今年以来,我市市场需求继续扩大,投资形势稳中向好,推动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日益显著。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增速排位连续提升,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8.7%,高于固定资产投资23.2个百分点,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
随着政府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增强投资发展后劲,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愿意投入资金,通过新建厂房、技改升级、增设生产线等方式增加生产能力。
落户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的丰源钙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材料战略高端技术的研发,公司从2021年12月投产的一期项目中尝到了甜头,又于2022年8月投资3.5亿元开工建设主攻食品、医药、高端冶炼、精细化工等领域的二期项目。
“黄石营商环境好,投资放心,我们二期项目产品环保等级和安全系数高,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到10亿元。”公司董事长张青说。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各种有利于我市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正在加速累积。统计数据显示,我市上半年财政收入稳步增加,重回全省第一方阵。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14亿元,增长25.0%,增速排名全省第四;地方税收收入58.55亿元,增长21.5%。此外,金融正在持续发挥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2312.95亿元,比年初增长12.4%,位居全省市州第二。
中流击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相信下半年,全市上下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以务实奋进的精神状态抓好各项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记者 朱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