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秀兰,女,49岁,阳新县王英镇法隆村人,该镇东山村纸糟吴教学点教师。
从18岁的纯真少女到49岁的中年教师,她在东山村纸糟吴教学点一待就是31年。期间,儿子被火烧伤导致上肢残疾、丈夫胃出血、父亲和公公身患绝症,她都没能陪在亲人身边。她将青春与汗水全部献给了这片贫瘠却充满希望的土地,她相信,她的努力一定会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改变命运。
在那个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凭着一股子倔劲,她念到高中。1984年春,18岁的倪秀兰来到了纸槽吴教学点,工资一年300元。因为太过刻骨铭心,倪秀兰永远记得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情景。那天,她凌晨4点多就起床,因为没有公路,摸黑翻山越岭走了4里地来到教学点。说是学校,其实是村里的吴氏礼堂。土胚房、青瓦片、地面凹凸不平,十几张课桌摆在空荡荡的礼堂里。小姑娘心里凉了一截。夏天,毒辣的阳光从千疮百孔的屋顶射进来,刚好落在讲台那片区域,倪秀兰白净的脸被晒得黝黑。尽管村里每年叫人补瓦,可还是经常漏雨。一到下雨天,教室就成了"水帘洞",倪秀兰只得不停挪动学生课桌,躲避雨水。
1984年,刚刚高中毕业18岁的倪秀兰听说纸糟吴小学因教学条件差、教师工资低招聘不到老师,便自告奋勇地来到这所小学,从此她与纸糟吴学校、与这里的学生和家长结下了不解之缘。31年来,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树德立人,关爱学生,钻研业务,勤奋向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三十一年春秋的教育生涯,她送走了一批又迎来了一批学生,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在她所挚爱的教育事业,从一个18岁的纯真少女到如今49岁的中年教师。她心中始终怀揣着对"三尺讲台"的热爱与执着,诠释着心中对山村孩子们的那份挚爱,用不平凡的事迹生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她一个人教两个年级的复式班,既是校长,又是老师,没人代课。曾经有调换到好学校的机会,但当她看到这群孩子的笑脸时,她拒绝了。为了那份坚守和执着,她觉得非常愧对自己的儿子、丈夫、"双亲":一岁多的儿子曾因无人看管放在家中玩耍被火烧伤,上肢严重残疾;丈夫胃部大出血、父亲和公公同时患上绝症,作为妻子、女儿、媳妇,本应守在身边,尽义务服侍他们,但为了学生,她只能坚守岗位,没有一刻离开她的岗位和孩子们,没有耽误过一节课。对学生来说,她就是妈妈。这些年来,她不知为山里的孩子们垫付了多少学杂费、医药费。正如她自己所说:"三十一年来,我坚守在糟吴教学点,是因为我爱这里的孩子们,爱我的职业。"
山区教学条件差,但她并没有机械式地以老习惯讲课,而是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与时俱进,他自创的"愉快教学法"、"动静和谐复试教学法"在全镇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她写的《实行奖励机制,提高学生素质》论文获得县级二等奖。她深受学生、家长、领导干部的广泛好评。先后荣获县市两级"优秀教师"、"县十大师德标兵"、"中国民师联盟·希望工程园丁奖"等多种荣誉称号,并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她的事迹先后在黄石电视台、阳新电视台、楚天时报、东楚晚报、黄石日报、今日阳新等新闻媒体报道。
倪秀兰说,读书,改变命运。在有生之年,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孩子改变贫困的命运,这是她最大的幸福。从18岁小姑娘翻山越岭去教书,到恋爱结婚,再到三十年如一日坚守,看似平淡的生活,却囊括了这个山村教师无限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