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下陆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17号厂房内机声隆隆,十多个车间里的再生利用设备正持续运转。依托这些设备,总投资5.2亿元的长江瑞科美锂电池再生利用产业园项目进入试投产阶段。
今年3月,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战略投资湖北重大项目签约活动在武汉举行,长江产业集团旗下湖北生态环保公司与下陆区签约长江瑞科美锂电池再生利用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由湖北生态环保公司、武汉瑞科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投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参与注资的湖北省长江瑞科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瑞科美”)负责运营。
“项目主要是做电池材料的回收利用,建设2条电池正极材料再生利用生产线,1条年产能为0.15吉瓦时的电池生产线。”长江瑞科美董事长田秀华介绍,该项目预计年处理废旧动力电池2万吨。
磷酸铁锂材料是生产锂电池不可或缺的正极材料,在新能源领域应用广泛,可通过回收利用废旧锂电池获得。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大量锂电池逐步进入淘汰报废期,成为有待挖掘的“城市矿产”。然而,行业内主流的火法、湿法回收工艺存在安全性问题,并可能产生废水、含氟废渣,导致高碳排放。
“我们采用了国内首家全干法再生回收白名单企业——瑞科美的技术,该技术拥有多项专利并已实现量产。”田秀华表示,项目采用的全干法短流程直接再生工艺,可通过物理方式分离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磷酸铁锂。该工艺不使用酸碱、不消耗水,即可得到可直接用于电池生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跳过了湿法技术中的前驱体工艺环节,具有投入少、流程短、成本低、环境影响小等优势。
据华中科技大学博导、武汉瑞科美公司董事长曹元成介绍,全干法短流程直接再生工艺具有鲜明的绿色优势,碳足迹水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52%,综合资源利用率超99%。
服务保障靠前一步,项目投产就能更快一天。长江瑞科美锂电池再生利用产业园项目从开工建设到试投产用时不到6个月,再次刷新了项目建设的“下陆速度”,这得益于市、区相关部门的全力保障。
得知项目落户长乐山工业园内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后,下陆区建设局主动靠前服务,告知建设单位办理施工许可的流程与所需材料,并协调市质监站、安监站提前介入。市、区多部门开辟绿色通道,推动项目早拿证、早开工。
此外,下陆区还专门建设了一条供电线路,保障项目用电需求。长乐山工业园区主动作为,为项目厂房铺设了地下排污管网。园区设立专班并进驻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办公,为零距离服务园区及周边企业项目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长江产业集团持续加大在黄石的投资力度,锂电池再生利用零碳产业园项目是其在下陆区落地的第5个项目。“黄石区位优势明显,有利于电池回收供应链的搭建。我们与黄石市、下陆区建立了良好的政商合作关系,这里的招商条件比较好,项目使用的废旧电池来源有保障。”在田秀华看来,依托下陆区平台公司长乐公司建设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能够更高效地协调项目推进所需的各类资源。
按照计划,长江瑞科美项目二期将进行锂电池的拆解、精拆及梯次利用。在此基础上,公司将进一步开展正极材料的回收利用和锂电池生产,从而建立起覆盖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处理—材料再生—梯次利用”的全产业链体系。
“后期希望把全产业链打通,项目前期生产的磷酸铁锂、铝等产品,可直接销售给电池生产商。”田秀华表示,项目的顺利投产与良好发展前景,将极大增强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信心,有助于湖北省新能源产业链的强链与补链。
长江瑞科美锂电池再生利用产业园项目的投产,意味着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在黄石的投资结出了新的“果实”。
该项目每年可处理约相当于5万辆新能源电动车的退役动力电池。通过锂资源循环再生,每年可间接减少近7万吨锂矿冶炼带来的环境污染。这不仅为湖北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注入了新动能,也有望解决省内动力电池回收与绿色再生的难题,推动黄石建设新能源产业华中区域回收中心,助力“无废城市”建设与“双碳”目标实现。(记者 徐锦博 通讯员 吴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