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促就业、建新城、保安居,增进民生福祉——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04-07 09:31]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持续优化就业环境、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魅力逐步彰显,保障房供应体系日渐完善、“宜居黄石”名片擦亮……近年来,黄石促就业、建新城、保安居,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于贴心处落地,于细微处着眼,群众实现家门口安居乐业,发展成果逐渐转化为百姓可视可感可触的美好生活体验。

送岗惠民喜迎“燕归巢”

不久前,在外漂泊多年的刘红梅从浙江回到黄石,在居住地所在的下陆区柯尔山社区“吾家就业服务站”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既能兼顾家庭,又能赚点零用钱的工作。

为保障重点企业春节前后用工,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今年春节前后我市人社部门大力开展“访企问需”和“就业访民情”活动,帮助重点企业招工2.08万人。创新“现场招聘+线上招聘+直播带岗”三位一体靶向招工服务模式,帮助企业多渠道招工。针对招工需求迫切的企业,开通“就业直通车”进企直播带岗,通过社区广泛转发,提高岗位的曝光量,组织“送工大巴”邀请返乡农民工进企参观,促进就业用工双向选择。同时,针对用工需求量大企业,在常规招聘服务基础上,组织相关企业赴恩施、黄冈等地开展劳务协作招聘。“送工大巴”陆续从30个乡镇、200个村组开出,服务返乡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者2.1万余人。一季度累计开展各类招聘活动269场,服务企业用工3800余家次。

通过人社部“一库一平台”和我市劳动力资源信息库数据,精准锁定我市劳动年龄段内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并以乡镇(街道)和社区(村)为小网格,将匹配出的劳动年龄段外出务工人员信息下沉街道和社区,形成返乡创业意愿调查清单,实行网格分片包保。依托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党员、志愿者群众组成的“好阿姨”返乡服务小分队,上门摸排外出返乡、返乡创业意愿、返乡创业需求“三个清单”,有针对性做好个性化服务。

同时,黄石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需求,统筹谋划、精准施策。通过强化就业服务举措,聚力岗位扩容增效;优化创业扶持体系,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升级服务平台功能,提升供需对接质效;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增强人才留黄引力等措施,促进、吸引更多武汉都市圈高校学子来黄研学就业,激发学子返乡就业创业热情,加速本土人才回流。截至3月底,全市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5996人。

奏响城市建设“奋进曲”

4月3日,香山隧道正式开工。城市建设没有休止符,黄石市委、市政府紧盯民生热点,推动城市建设补短板、提品质、惠民生,让“幸福感”落在群众脚下,扎根在群众身边。

“红花玉兰231株,移植至广州路分车带,同步更换原路段死亡、缺株及长势不良的红花玉兰;栾树230株,移植至复兴大道绿化带。”颐阳路改造项目,目前正在紧张进行树木移栽。

据市建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颐阳路改造项目改造范围起点位于黄石大道,终点至黄石爱康医院,全长约2.35公里。该项目改造完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黄石城区交通路网结构,缓解杭州东路交通通行压力,有效连接磁湖明月桥、颐阳路西延、黄石大道及沿江大道等交通主干道,增强团城山组团与西塞山区及胜阳港商圈组团间的交通联系,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市民交通通行效率。

城市精致建设,项目绘就新图景——被誉为黄石“网红”水上公路的颐阳路西延工程目前施工正酣,预计今年将全线通车;复兴大道人行道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供电迁改、部分人行道结构和路灯基础施工;磁湖路湖北理工学院人行天桥正在进行设计方案审定,将积极推进项目前期报批手续……

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面貌,我市正依托城建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演绎广厦安居“幸福歌”

住保障房,圆安居梦。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配售型保障房宣传推广活动在黄石港万达广场举行。

活动现场,市住房保障中心、黄石港区住保局及黄石城市创新投资公司工作人员为市民提供了详细的政策咨询服务。耐心解答关于配售型保障房申请条件、房源详情、购房流程等诸多市民关心的问题,吸引了大批群众驻足询问。

近年来我市住房保障工作一直在积极探索创新,印发了《黄石市配售型保障房管理暂行办法》,为我市构建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房为主体的完善保障房供应体系注入了强大动力。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安居”“住有乐居”,我市正以多种住房保障途径,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

为切实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以及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难题,今年我市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309套(间)。为让返乡人口回得来、留得下、住得安,今年初我市启动了2025“宜居黄石”春节返乡安居购房季活动。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明确,今年将全力抓好“保交房、改危房、换新房、住好房”政策落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服务效率,加快契税补贴、购房补贴等政策兑现工作,让每一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继续加大高品质住宅建设推进力度,鼓励开发企业提升建筑品质和设计水平。同时落实好“白名单”制度,对符合“白名单”要求的项目通过融资协调机制应推尽推、应进尽进,积极给予资金支持,保障施工进度,稳定房地产企业和市场预期。

建出“新颜值”,留住“烟火气”,黄石建设高品质城市的步伐,正阔步前进。(记者 丁欢 廖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