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揽月”背后的黄石故事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3-04-25 09:50]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从此之后,我国的航天事业得以迅速发展。2016年3月8日,为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昨日是中国第八个“中国航天日”。记者走进澄月社区,聆听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原大冶钢厂)高级工程师周乐澄讲述黄石与“东方红一号”的故事。

冶钢承接重要材料试制任务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向广袤无垠的太空。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也敲开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

同日,喜报传到大冶钢厂,时年33岁的周乐澄还在埋头工作。得知这一消息,他和工友高兴得手舞足蹈、欢呼尖叫:“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在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长征一号’火箭的关键部件,使用了产自大冶钢厂的高温合金无缝管。”周乐澄介绍,“东方红一号”的背后有着大冶钢厂工人默默无闻的奉献。

周乐澄是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人,1965年从东北大学(原东北工学院)金属学系高温合金专业毕业后,被分配至大冶钢厂工作。

1967年,为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国家向大冶钢厂下达试制发射运载火箭用的某金属材料研发生产任务,承担试制任务的是冶钢中心试验室GH1131合金无缝管课题组。在GH1131合金无缝管的研制中,周乐澄承担冶炼工作。

接到任务后,整个课题组成员几乎24小时都在试验室进行试验。那时候的周乐澄怀着满腔热血,每天兢兢业业、埋头苦干。“那时候,我们一心想着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都是不计时间、不计报酬的。”

两次主动让出国家荣誉名额

金属材料研制成功后,但成品的成材率不高。

“生产出的GH1131合金无缝管不能有丝毫误差,如果有,则坚决废掉。”周乐澄说,从原材料采购、冶炼、加工、热处理到成品,每一个生产链都要严格把控,守好质量技术关。

面对高昂的成本和仅有6%的成材率,周乐澄十分痛心。

1982年,周乐澄通过不断试验,优化冶炼工艺和加工工艺。每次只要到炼钢、打钢程序,周乐澄都把生产工艺的操作要点贴在生产车间告示栏内,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要点执行。这样一来,锭到管坯的成材率从49%提高到89%,管坯到成品管的成材率从6%提高到28%至30%。

1982年10月,北京钢铁研究院组织大冶钢厂和抚顺钢厂,申报东风型大型液体火箭用铁基合金的研制国家二等奖,大冶钢厂共有两个名额。作为GH1131合金无缝管课题组组长的周乐澄,推选了课题组负责加工的朱瑞金和田党两名工程师。

在新增一个名额后,周乐澄又主动让出。“我特别感激各级领导对我的关心和认可。但我觉得,为了卫星发射的万无一失,为了钢管的质量更加稳定可靠,把名额让给无缝钢管厂的先进工程师更合适。”周乐澄认为,研究成果不是一个人的智慧,它凝聚着成百上千人的力量,是大家共同的心血。

“我们每个人都站在国家航天事业的战线上,都是国家航天事业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周乐澄说。

为国担当的精神薪火相传

2007年,周乐澄正式卸任总工一职,他将自己多年总结的经验和技术打印出来,毫无保留地传给徒弟。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依然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搞了大半辈子科学技术,看着中国现在在航天科技领域上取得的成就,我有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周乐澄感叹说,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中国在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技强国的梦也一定能够实现。

和周乐澄一样,大冶钢厂也见证着中国的科技发展。100多年前,大冶铁钢厂建设“领先亚洲,震惊世界”的大高炉,掀开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序幕。新中国成立后,大冶钢厂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开发出国家急需的“超低碳不锈钢”,在世界上首次运用轧制的办法生产出不对称飞机大梁毛坯,在自制设备上成功轧制高温合金旋压管。一个世纪过去了,大冶钢厂几经变迁,但为国担当的强大基因从未改变。港珠澳大桥、“天眼”FAST、C919“大飞机”、运20“大运”、鲲龙“AG600”等大国重器和超级工程,都在使用大冶钢厂生产的特殊钢。

“格物致知,叩问苍穹”是今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为此,周乐澄寄语年轻人:“多动脑筋,多搞科研。年轻人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动力,创造出一些新颖的、社会需要的物品。”(记者 彭金 潘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