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本不动产权证背后的温度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07-23 09:09]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真没想到,拖了将近十年的不动产权证,社区竟然这么快就帮我办妥了!”摩挲着崭新的不动产权证书,居民彭师傅眼角不禁泛起泪光。这本证书不仅承载着开发区·铁山区铁山街道铜鼓地社区昌盛小区208户居民长达十年的期盼,更生动见证了基层干部作风转变、为民排忧解难的温馨实践。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不动产权证办理一直是压在昌盛小区居民心头的一块“巨石”。彭师傅的购车计划,因缺乏贷款抵押证明而屡屡搁置;手中早已泛黄的购房合同让老工人梅师傅心急如焚,他想趁着身体尚且硬朗,把房子过户给儿子;年轻妈妈李女士为了孩子入学,急切盼望房产证能够早日办妥……

“群众急,我们更急。”铜鼓地社区党委书记陆春的民情日记里,密密麻麻地记着居民的诉求,字里行间都是焦灼。这些急难愁盼,在社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被列在“头号整改清单”,解决问题不能等,转变作风就得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抓起。

为了让群众少跑腿,陆春带着社区干部一次次跑街道、区里、市里,把“各管一段”的部门拧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一个覆盖铁山街道经发办、区住建局、市房改办、市不动产服务中心的协同工作机制,就这样在一次次联动中搭了起来。

作风的转变,最先体现在办事流程的革新上。过去,居民办不动产权证像“闯关”:先跑社区开证明,再去街道盖章,接着到区里审核,最后去市里领证,少则跑五六趟,多则折腾大半年。

如今,铜鼓地社区创新推出的“前置服务+分级联动”模式,让这一切变了样。社区网格员挨家挨户送“办证指南”,把申请表单、所需材料列成“明白纸”;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对一”指导,身份证、购房合同等材料由社区专人预审,缺啥补啥一目了然;预审通过后,社区“打包”对接区级部门,进度由专人跟踪;最后,社区统一取回审批档案,通知居民来领。

“过去是群众追着流程跑,现在是流程围着群众转。”陆春的话里藏着作风转变的关键。各部门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把“一网通办”“一窗受理”落到实处:数据在部门间流转,代替了群众的奔波;干部在窗口间协调,化解了流程的梗阻。高效的流程得到居民纷纷点赞:“以前办件事像跑接力赛,得自己盯紧每一棒。现在像众人拔河,大家劲往一处使,我们省心多了。”

这样的转变,彭师傅感受最深,“原来我曾因为材料不全两次半途而废,这次陆书记拿着我的材料跑完了4级审批流程,连我随口提的‘能不能快点’,她都记在心上,隔三岔五给我发进度截图。”彭师傅感慨道,“社区不是在‘管’我们,是真在‘帮’我们。”

截至目前,铜鼓地社区已为153户居民办妥了不动产权证。梅师傅终于把房子过户给了儿子,李女士的孩子顺利落了户,彭师傅的购车计划也提上了日程…… 一本本红色的证书,不仅解开了居民的心结,更丈量着基层干部作风转变的深度。

153本不动产权证的背后,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是从“群众上门”到“上门服务”的作风跨越,更是民生温度最真切的体现——当干部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民心就会像这红色的证书一样,暖得扎实、红得真切。(记者 张春玲 通讯员 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