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村
香菇产业
农户为杂柑除草
苗圃基地
文化广场
初夏时节,位于大冶湖畔的莲花村,一片生机勃勃。
遥望大冶湖,水天一色。随着采访车在乡间小路上不断前行,大冶湖出现在眼前,湖面上水波轻轻地荡漾,在阳光照射下,水面像洒了一层金子,耀眼夺目。
记者一行驱车进入村庄后,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顿时使人神清气爽。在莲花村村委会旁的空地上,村民们正在种植香椿,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这个曾经基础条件差、集体经济薄弱的贫困村,如今顺利搭上了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快车,不仅村庄村容焕然一新,村级特色产业也初显雏形。
退捕上岸
走上特色产业路
中午时分,烈日当头,刚刚在镇里开完会的程良强回到莲花村村委会。
一件条纹POLO衫,一条黑色西装裤,眼前的程良强,身上丝毫看不出捕鱼人的元素。
莲花村是典型的湖区村,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围湖养鱼一度成为当地百姓的致富路径。然而这条粗放的发展之路注定越走越窄。
“现在的生活更加轻松了,没有那么辛苦,也不用起早贪黑了。”程良强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就在大冶湖围湖养鱼,过去的十几年,他也早已经习惯了船上那方小天地——不用面对太多人,也无须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那是一种简单、自由的生活。”
随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渔民们开始“洗脚上岸”。
2016年,在短短一个月内,拔迷魂帐、拆渔家船、烧捕捞网……大冶湖上的围栏全部拆光。
从“靠水吃水”到“养水护水”,大冶湖生态养殖让莲花村尝到了甜头:一批护渔员在湖边上班领工资;每年开网捕捞后,村庄都可以获得分红。
“粗放”让位,绿色回归。大冶湖莲花村段的水质正在恢复往昔的容颜。
上岸后的程良强,总想着再做一番事业。村里换届选举时,他将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最终也得到了乡亲们的支持。2016年,程良强成为莲花村村委会一员。
莲花村下辖16个自然湾,13个小组,总人口达2400余人,其中贫困户有146户500余人。
2014年以前的莲花村,不仅没有村集体收入,还负债120多万元。
为了改变莲花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村级集体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市供销社驻莲花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起,结合村实际情况,集思广益,制定谋划产业发展新思路。先后投资建设了有和生态种养殖白茶基地、春桂生态精养鱼池、金朋白牡丹药材种植基地等项目,走上了特色产业种养殖、多重资源共同聚力,促进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收入的道路。
一双勤劳手
开拓致富路
清晨5点,60岁的程金玉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做饭、洗衣服、喂鸡、照顾年迈的婆婆……7点30分,收拾好家务,她又前往村里的香菇种植基地开始工作。
因缺技术,程金玉一家2014年被认定为贫困户。
程金玉是个勤快人,家里除了老两口,还有儿子、儿媳、孙子和婆婆。多年来,她一直没停下致富的脚步。
家里原来的几亩地,种植了水稻、油菜、红薯、花生等作物,依靠人工种植,一年的收成也仅够一家人的口粮。如今流转出去后,不仅每年能拿到土地流转费,还可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入股合作社,年底分红。
村里的香菇基地投产后,程金玉又报名成为了香菇种植养护员,每个月都有600元的工资收入。“香菇每年11月左右种,2-3月采摘,基地里的事情不算多,所以每次我做完之后都会去杂柑种植基地再干些事情。”
如今,在村里的香菇基地上班,蓄养家禽、流转土地、入股村集体产业,程金玉一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家里的变化,让程金玉满心欢喜。“没有扶贫政策,没有政府、帮扶队员的帮助,就没有我们一家的今天!”程金玉感慨。
高质量脱贫的关键,在于贫困户有稳定收入来源。
“贫困户在进行产业土地流转时,村里补助流转费用200元/亩,同时对产业再实施200/亩的补助。对贫困户实施小微产业发展的,村里给予100-1000元的补助……”
为实现贫困户有稳定收入,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起出台了十三条优惠政策,助力贫困户实现“六当家”。
通过政策帮扶,70%以上的贫困户得到了真金白金的实惠。此外,专业合作社带动了近200名贫困户就地务工,在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每天还能享受到10元补贴。
2018年,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油茶、白茶、家庭种养殖、香菇基地等产业不断壮大,全村60%以上家庭都有产业基地和家庭小微产业,80%以上的贫困户拥有“六当家”中的1至2个。
“留下来”有岗位
“送出去”有保障
产业发展为贫困户脱贫和持续增收提供了保障基础,稳就业也是帮助贫困户稳增收的重要一环。
“莲花村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提高村民经济收入的一条重要渠道。”市供销社驻村工作队负责人胡甲军说,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工作队结合自身职能,多次对贫困劳动力进行劳动技能培训。
此外,村里还组织致富带头人外出学习发展经验、介绍村民到浙江杭州等地务工……该村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加,2020年,外出务工人员稳定在209人。
为了让贫困户端稳饭碗,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通过供销社企业领办参股、村民合股等形式创办农村专业合作社。
“简单来说,就是村民出土地,村里出钱,负责管理土地的村民每天还能拿到80元的工资,等土地上种植的产业有收益了,村民还可以分红。”程良强说,这样一来,村民的积极性和土地利用率越来越高,“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数据显示,莲花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2016年的6家,发展到10家,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由2015年的9159元,提高到了2016年的10347元。
通过一系列扶贫举措,2019年,村集体产业收入15.5万元,村级集体投资产业7个,既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又给村集体增加收入。2020年,莲花村村集体总收入达51余万元,总收入在大王镇区排名第一。
斩穷根,奔富路。程良强自信地说,在党的好政策帮扶下,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从2014年末的负债,扭转到现在营利51余万元,村貌几年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委会一班人将凝心聚力谋发展,让村里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记者 黄醒尘 周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