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锐工作体验中
扫码看视频
晨曦划破天际,城市从沉睡中苏醒,黄石邮政投揽部早已忙碌中。黄石港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刘会锐踏入这里,开启了快递员体验之旅。
搬货卸货、按址分拣……师傅姜珊动作麻利,一边操作演示一边叮嘱刘会锐注意事项,并教他动手录入信息。包裹分拣工作完成,接下来就是出发派件。“电动三轮车还没开过,我来试试。”在邮政投揽部大院,刘会锐坐上驾驶座,紧握车把,启动时车身微微震颤。
由于驾驶电动三轮车需要D类驾照,为遵守相关制度规定,姜珊开车带着刘会锐载着满满一车包裹出发了,从事业单位到企业,从大街到小巷,姜珊一路悉心指导,刘会锐边看边听边学。
在实际派送包裹的过程中,困难接踵而至。“我方向感很好,但还是绕迷路了。”走进老旧小区,巷道犹如迷宫,电动车行驶艰难,还得时刻注意避让嬉戏的孩童与穿梭的居民。刘会锐说,按地址寻找楼栋,地图显示近在咫尺,却因错综复杂的单元入口和遮挡视线的绿植,他绕了好几圈才找到,然后快速爬楼梯,气喘吁吁的,敲门却无人应答,刘会锐打电话才知客户临时有事外出,只能又带着包裹下楼,商量后续派件时间。
面对地址填写不详细的客户,刘会锐反复进行沟通,在电话里描述周边标志性建筑。“往前走一点,再左拐。”客户电话的指引,就像寻宝般难以定位。姜珊笑着为他加油鼓劲:“跑多了,就知道路了。”在一些偏远地区,路况让刘会锐有点懵圈,只能挨家挨户打听。遇到一些听力不好的老人,沟通十分费劲,刘会锐得扯着嗓子大声解释,才得以顺利签收。
“有打电话不接的,也有吐槽我们的。”除了地址和沟通难题,派件时客户不在家也是常态,刘会锐都得打电话与客户反复协商,碰上态度不好的,还会遭受无端指责甚至投诉。
一天体验下来,刘会锐嗓音沙哑,拿起一瓶矿泉水咕咚咕咚喝起来。经过这次送快递体验,刘会锐表示,他真切体会到了每份包裹都饱含着汗水与责任。
体验日记
“为深入了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现状,切实倾听群众心声,我以一名普通快递员的身份投身于包裹派送工作中。”刘会锐说,这次沉浸式体验,不仅是一次岗位角色的转换,更是一次深入基层、贴近民生的实践探索,让他得以触摸到快递行业的真实肌理,感受到这份工作背后的酸甜苦辣。
基于这次体验,刘会锐认为快递行业存在一些可以改进和优化的方向。首先,调度系统的升级迫在眉睫,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根据快递员的实时位置和包裹数量,科学合理地规划派送路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快递员不必要的奔波。其次,在黄石城区增设更多便捷的暖新驿站十分必要,这些驿站不仅可以成为快递员短暂休息的港湾,还能为他们提供充电、饮水等贴心服务,让快递员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作为社会工作部,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社会工作部将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凝聚各方力量,切实推动解决快递员群体面临的实际问题。也希望通过一系列举措,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能够有尊严地工作,获得全方位的保障,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共同推动快递行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记者 杜鹏 郭晓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