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治理焕新颜

来源:[东楚晚报] 日期:[2025-06-12 09:44]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我们小区变化很大,多亏了社区帮忙!”7日,阳新县兴国镇山川台社区窄桥巷居民陈敏激动地说。

近年来,山川台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四动”工作法(支部带动、党员主动、居民推动、全体联动),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川台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居民幸福感与获得感显著提升。

四级架构织密治理“微网格”

山川台社区以党建为纲,织密“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网络,通过多轮民意调查,选优配强4个小区党支部书记、22名楼栋党小组组长和48名党员中心户,将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至社区“神经末梢”。

同时,社区以每月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推动78名直管党员、148名“双报到”党员下沉网格,主动认领任务,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治安巡逻等服务。

在南湖A区示范点,社区推行“红色物业”全覆盖,由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任业委会主任,打造爱心驿站便民服务点,引入市场物业对成型小区实行“四有”标准化管理(清洁保洁、秩序维护、绿化养护、小区管理)。通过“三方联动”(小区党支部、红色业委会、物业公司)和“一月一议”机制,2024年以来已开展人居环境整治40余次、治安巡逻2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10余起。

楼栋党员中心户兼任楼栋长,亮明身份、贴牌公示,常态化开展探视独居老人、跑腿代办等服务,他们也因主动充当政策宣讲员、矛盾调解员,被居民誉为“爱心管家”。楼栋长柯连意感慨道:“亮明身份后,居民更愿意主动反映问题,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提高了。”

资源下沉赋能社区治理

“以前路面坑洼,晚上连路灯都没有,现在环境美了,生活也方便了。”龙港路片区居民王大爷指着新加装的路灯和健身器材说。

山川台社区地处老城区,“三无”小区众多,基础设施落后。社区抢抓“城市更新”机遇,对龙港路片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拆除乱搭乱建110余处,添置健身器材5套,加装路灯40余盏,背街小巷提档升级,水网管道全面整改。

同时,社区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会和调查问卷,梳理出居民需求清单,并联合结对单位以“清单认领”方式落实整改。2023年至今,在3家结对单位支持下,社区完成铁路沿线刷黑、红星大道路面及污水管道整改、龙港路多处路面硬化及下水道改造等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

针对人口空心化问题,社区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将“魅力山川”志愿服务队划分为九支小分队,精准对接居民群众的不同需求,并创立“筑梦童行 向阳为老”志愿服务项目,聚焦“一老一小”弱势群体,每周三、六开展志愿服务。春节、端午等节日期间,社区联合民政、残联等部门开展爱心帮扶,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温暖。

居民从“旁观者”变“主人翁”

山川台社区通过“圆桌会”“邻里帮”“守公约”三大机制,激发居民内生动力。

4月下旬,武汉铁路五九线阳新段坡段硬化工程因居民不肯清理菜地受阻,社区组织铁路工作人员与居民召开“圆桌会”,最终4户居民同意让出菜地,工程顺利完工。一年来,“圆桌会”协商解决物业费缴纳、电梯维修等民生实事100余件。

“邻里帮”志愿服务平台以楼栋为单位,将楼栋长、志愿者联系方式制成“联系卡”,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提供应急救助、亲情陪伴等服务。“我住七楼,那一跤摔得我动弹不得,还好有社区帮忙。”4月底,孤寡老人黎方成摔伤后拨打“联系卡”求助,社区干部、网格员及党员第一时间将其送医并协助就诊。平台搭建以来,32名党员群众自发报名,开展暖心服务30余次,服务近200人次。

社区各成型小区制定居民公约,张贴至显眼处,对“门前三包”、文明行为及志愿服务情况一月一评,评选“最美家庭”“最美楼栋”“最美志愿者”,年底按积分高低表彰先进,营造了见贤思齐的文明新风尚。(记者 吴天韵 通讯员 张畑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