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校长,在红色展馆听老党员讲革命故事,还能看村晚,这日子过得真舒坦!”18日,开发区·铁山区太子镇老年学校教室里,72岁的张爹爹紧握着校长王慧的手,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你们的开心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后续老年学校会新增特色课程,让大家在文化滋养中舒心养老、乐享晚年。”王慧的回应温情脉脉。这段暖心对话,正是太子镇深耕“文化惠民+养老服务”融合模式的生动缩影。
这份“文化+养老”的暖意,正通过一场场惠民活动传遍镇域各村。连日来,“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太子宣传小分队以“知音湖北·四季村晚”为纽带,串联起老年学校、红色展馆与村级文化阵地,把文化盛宴与养老关怀精准送到银龄群体身边。官山村红星广场上,老年学校学员唱响的革命歌曲唤醒共同的红色记忆,非遗舞蹈《打连响》中灵动的银发身影尽显活力。相邻的红色展馆内,老人们趁演出间隙跟着讲解员重温本土革命岁月,在文化传承中汲取精神力量。港泉村文化礼堂里,黄梅戏《到底人间欢乐多》余音绕梁。舞台旁的红色展馆宣传角,一件件革命物件复刻品让历史可触可感。反诈快板热闹开演时,老年学校志愿者同步发放防诈骗手册,将文化娱乐与实用服务巧妙融合。李姓村的活动现场更添烟火气,老年学校曲艺老师自编自演的湖北大鼓《贺重阳》句句贴近生活,小品《婆婆夸媳妇》演绎邻里温情,台下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老人们纷纷感慨:“就像演咱身边事,心里暖烘烘的!”
文化盛宴浸润心灵,养老服务更暖人心。在这场持续一周的活动中,各村不仅送上“精神大餐”,更将助老养老服务落细落实到点滴之间。官山村组织老人共品重阳幸福餐,一碗碗热饭热菜让团圆滋味直抵心底;港泉村志愿者上门为高龄老人送去慰问品,把党委政府的关怀送到家门口;李姓村安排老年学校学员结对陪伴独居老人,用贴心聊天驱散孤独阴霾。一系列举措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关怀,让“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从美好愿景变为真切现实。
“文化为养老添彩,养老为乡村增温。”太子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将持续深化“文化+养老”融合服务模式,通过优化老年学校课程设置、丰富红色文化载体、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文化浸润成为银龄幸福的“加分项”,让养老服务成为和美乡村建设的“暖心符”。(记者 张春玲 通讯员 张奥 实习生 刘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