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有声,一个个小微产业红红火火

来源:[东楚网] 日期:[2025-01-17 12:21]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道路洁净,水塘清澈。1月13日,冬日阳光下,阳新县黄颡口镇上严村郑家湾,老人们围坐在屋前唠着嗑,孩童在广场骑着自行车,一片安宁、祥和的氛围。

湾子后面有青山依靠,一栋栋新居房舍林立,柏油路通组到户,当家塘碧水清波,房前屋后绿植花香,苗木产业生机盎然。

而这,只是上严村一个湾组的一角。自2022年以来,硬化刷黑湾组路、重修当家塘、扶持小微产业,上严村干群齐心,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有声,一个个产业有声有色,奏响了迈进乡村振兴的“凯歌”。

湾组路“刷黑”了

2022年末,上严村村委会二楼会议室,一场议事会火热进行。村“两委”成员、各组村民代表30余人,围在一起,各抒己见。

讨论的焦点:湾组公路在两年时间内硬化刷黑。

上严村位于黄太公路旁,9个自然湾组,“爱民港”穿村而过。近年来,随着“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持续推进,黄颡口镇各湾组的面貌焕然一新,小车驶入寻常百姓家已不再是梦。

而山下严湾道路窄且还没硬化,还有做灶台生意的严师傅,以前的湾道只有3米宽,每次进货的大吊车、挂车进不了家门口,得靠小车转运,成为制约村民出行的瓶颈。

急民所急,村里将这个组主干道纳入“2023年度村委会重要议程之一”。村干部和湾组理事会成员积极主动上门动员几户村民让地,拆除旱厕。很快,道路扩宽到4.5米,大吊车、挂车可直达家门口。

“这是过年收到最大的‘礼包’,我们这个湾子只有几户人家,一条450多米长,4.5米宽的公路已硬化,在过年前还要刷黑。”山下严湾村民严献利高兴地说。

上严村在2023年和2024年两年硬化刷黑公路接近5公里,还在潘家湾、东门楼、西门楼、围墙严等湾组建(扩)桥5座。

当家塘清澈了

挖塘如修仓,屯水如屯粮。

“这口当家塘年久失修、蓄水少,遇到雨水少,周边农田灌溉用水就成了麻烦事。2023年,塘修好蓄水后,稻田用水就不用费神了,锄头一挖,就能放水到田里。2024年这么天干,我们稻谷还获丰收。”村民严荣明指着门口当家塘说道。

西门楼湾的门口塘是20世纪60年代人工挑挖的,因年久失修,淤泥深积,成了臭水沟,严重影响了村民生产生活用水。

上严村通过生态治理工程,臭水沟改建好水塘后,还安装了彩色喷泉,现在不仅方便村民生产生活用水,还变成了生态景观。

离西门楼不远的80多亩花卉苗木基地,原先是块荒山地。4年前,经过认真打造,如今,这里草木葱葱、曲径通幽、水流淙淙。草坪上、亭子里,老人闲享暖阳,孩子们奔跑嬉戏。

“从水塘改(扩)建到拆除旱厕,村里的大事要事难事,所有人一起议、一起定、一起干,矛盾少了,事也顺了。”村民熊建说,村里目前已砌好和正在改(扩)建的“当家塘”有8口,还砌了350米爱民港挡水墙。

微产业红火了

“我们从温州鞋厂都放假回来了,你们这鞋厂还有订单呀?”前些天从温州鞋厂回来的“阳新鞋匠”严娟好奇地向喜来发鞋厂的管理员严献胜问道。

“还要干两三天活儿,把这批货做完就放假了。”严献胜笑着回答道。

喜来发鞋厂是上严村“两委”邀请在温州成功创业的本村“能人”严明返乡创办的。

只有转变思路,做强村集体经济,村民增收才有希望。

上严村党支部书记严廷福娓娓道来,大概是八九年前,为解决脱贫群众就业问题,村里“外出招商”,诚意邀请在温州成功创业的“阳新鞋匠”——严明返乡,并给与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2017年,严明的喜来发鞋厂开工了,将帮扶车间建到群众家门口。小车间大帮扶,挣钱顾家两不误。近8年来,这个鞋厂每年为村民(主要是脱贫户)提供80个就业岗位,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一个月好的时候能做到五六千块,在家里,有这个收入已经很好了。”鞋厂女工们纷纷笑着说。

村里还帮助村民梁传义流转土地近500亩种植中药材。梁传义的中药材基地,现在每天有10多位村民在剪皂角刺,皂角刺要剪到春节前才结束。梁传义的药材基地每年带动该村近20户村民就业。

如今,上严村的中药材成了黄颡口镇“一村一品”叫得响的品牌。

文化生活丰富了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推进农村现代化,不仅物质生活要富裕,精神生活也要富足。

上严村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展现村民积极向上的精神,引导退休教师、文化志愿者等投身乡村文化建设。眼下,建好9个湾组的文化广场12000余平方米,已打通各湾组农家书屋、文化礼堂等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每年春节前后,西门楼湾举行的“村BA”篮球赛已开打3年,大年除夕就要与村民见面的熊家湾2025年(第三届)“村湾”也在加紧排练。该村妇联组织的威风锣鼓队每晚铿锵有力锣鼓声是响彻四方;山下严湾的舞龙这几天也在紧张有序进行舞龙的高难度动作——“龙翻拱”的操练。

“村妇联之家”有固定的办公室和室内活动场所,内部音响、电脑、电视、桌椅、电教设施及文体活动器材齐全。图书阅览室与农家书屋合并使用,有图书1000余册,每天为妇女儿童开放。

严廷福介绍,村里一直抓农村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活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氛围有了。通过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推广文明积分制等方式,激励村民自觉践行文明新风。

“要让农民群众在田野间的大舞台上,享受优秀文化的滋养,收获邻里和谐的温情,增强美好生活的热爱。”严廷福颇有感触地说。

“我们自己种的菜,新鲜又实在,吃的东西是绿色无污染、快递、医疗啥都有,生活越来越方便。”65岁的郑自德目睹了村里的变化,觉得现在的上严村已经有了幸福模样。(记者 贺介飞 通讯员 曾邦勇)


编辑:陈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