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红军村的忙碌新春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01-26 09:51]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车驶入幕阜山脉的林海,便如一头扎进仙境之中。24日,小年刚过,云雾盘桓在山头,沿着蜿蜒的山路,过了阳新县龙港镇上曾村,一块刻有“红军村 岩泉”字样的村牌石映入眼帘。

这是记者第5次踏访鄂赣边界三面环山的岩泉村。

这个村落,曾留下彭德怀、李灿、何长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流传着“家家有红军,户户有伤员”的革命故事。

这个村落,也曾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三类村”。2019年,随着阳新县脱贫摘帽,村里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村西边的森林防火站,记者找到正带着森林防火员值守的岩泉村驻村第一书记谈际钰。

“森林防火要记牢,青山绿水家园好……”清亮的防火宣传口号在山间回荡。循声看去,村干部成家建正带着队员在山头巡查。

这些山头可不简单!2014年,该村能人曾祥波在村“两委”的号召下回村投资。这些年,他陆续投入3000多万元,开荒近万亩,将茅草丛生的荒山变成了绿意盎然的青山。

“过去,这些山头是红军开创革命根据地的场所。如今,这些山头帮乡亲们过上了好生活。”谈际钰向记者讲起了致富经。

“脱贫攻坚时,政府帮咱修起了山间公路。有村民在山上种油茶树、果树,有村民种植中药材,还有一部分村民可以收山地流转金。加上村庄建设和园地维护需要零工,增收的方式多着呢。”谈际钰话里透着欣慰。

谈际钰带记者走进曾祥波的林业公司,碰上在山地劳作的曾凡国。曾凡国是曾祥波的叔叔,退休后帮侄子打理山头。

“这些树种在山上,比砍下来值钱。我们打算和周边景点打一个时间差,把野生映山红打造成特色旅游点。”曾凡国说,岩泉是红军村,映山红更能彰显村庄的红色属性。

和谈际钰沿着山道往东行,遇到另一拨“劳动大军”。打头的,是村里的农家乐老板陈敬松。

“春节快到了,农家乐忙吗?”记者问。

“忙得很哟!村里喜事儿多,有结婚的,有新房落成的,还有添丁进口的。快赶上旅游旺季了。”陈敬松笑着说,托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福,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前年有一百来桌的生意,去年翻了两三倍。

和陈敬松作别后,没走多远,一股浓郁的豆香扑面而来。刘青芹的豆腐作坊里,前来打豆浆、磨豆腐的村民络绎不绝。

作坊里,水气袅袅升腾起来。锅中煮着刚打好的豆浆,桶中泡着即将制浆的黄豆,豆腐模具里压着成型的豆腐……村民们忙忙碌碌,为新年做准备。

这一头的豆腐作坊忙得不可开交,另一头,陈世煌家杀年猪也吸引了不少村民。“自家养的猪,味道好得很!”一旁的村民打趣道。

屋外杀猪忙,屋内煮饭香。不远处,陈敬刚的家中坐满了宾客。“我孙子一岁了,回到老家办酒席才热闹嘛!”陈敬刚是一名职业养蜂人,平日里大江南北跑,只有传统节日才会回到岩泉村。

这些年,村里的变化让陈敬刚十分感慨:“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还建了路灯、健身活动广场和登山步道,乡村生活比蜜甜。”

回到村委会,一旁的岩泉村红军烈士墓林一尘不染。村里的环卫员肖春华正躬身一级一级地清理台阶上的落叶,擦拭着红军亭里的座位。“马上新年了,得把烈士们的‘家’打扫干净。”肖春华说。

夜色渐深,岩泉村的活动广场上,前来跳广场舞的村民成群结队。

“忙点好,忙起来生活才有奔头。”看着乡亲们热气腾腾的生产生活场面,谈际钰心里无比踏实。来岩泉村5年,他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一心带领村民奔小康。(记者 黄醒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