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提“颜”增“质” 三根祠湾“换了模样”

来源:[东楚晚报] 日期:[2025-01-28 09:02]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南山北,南山南,南山脚下好种田。山里有条大泉沟,一年四季水潺潺……”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南山村的孩子》,描绘的场景正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大泉沟生态旅游区脚下的南山村。1月24日,记者走进大冶市陈贵镇南山村三根祠湾,感受这里的独特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三根祠湾,记者看到仿古门楼上,“红色美丽乡村”几个大字格外亮眼,沿着干净的柏油路缓步湾子深处,村民们房前屋后柴禾杂物摆放整齐,残垣断壁、旱厕被拆除,沟底清淤硬化,部分破旧危房通过维修加固、原地翻建等方式,焕然一新,村史馆、党建长廊、同心议事亭……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构成一幅优美宜人的乡村新画卷。

“2022年,在陈贵镇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着力打造红色美丽乡村示范村,启动了三根祠湾提档升级工程,广泛动员村民参与其中,共同建设美丽家园。”南山村党总支书记刘伟介绍,近年来,该湾积极挖掘红色文化、知青文化资源,推进红色文旅开发、知青场馆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建设过程中,党员带头将余基空地改造成了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在村庄内水沟边、塘边、道路边种上了绿植;湾组理事会成员王全所主动捐出家里的柴房,用于村史馆的建设;村民王海云主动将围墙往内让一米,让村庄道路更宽,方便大车通行;湾内回乡能人、专业技术能手等通过提供财力、智力、人力,为深入推进南山村三根祠湾“血水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提供帮助……

南山知青纪念馆位于湾子深处,一排老房子静静地见证着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与大泉沟万亩山林交相辉映。

南山知青纪念馆设置了知青展厅、知青宿舍、知青记忆等主题展区,在展厅泛黄的灯光下,小人书、手套、竹笠、陶罐、收音机、煤油灯等老物件熠熠生辉,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黄石商业系统200余名职工子女来到陈贵镇,他们向农民学习插秧、割谷、晒谷等农活,还在南山建设了数千亩的茶场和林场,造就了如今林海苍翠、茶叶飘香的美景。”刘伟告诉记者,纪念馆内收藏了原南山公社南山林场、南山茶场和三根祠、洋塘、玉祠、雷山等知青点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实物。

站在村广场抬眼望去,便是绵延的南山,山脚下是一条清清的小河。广场的两边分别是村史馆和“血水塘”纪念碑。

这里曾是江南抗日的桥头堡。1938年11月21日,日寇在这里制造了震惊鄂东南的人间惨案——屠杀村民76人,那一天,这个水塘被鲜血染红。为激励后人,南山村修建了村史馆和“血水塘”纪念碑,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暴行曝晒在阳光之下,让这段历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

与此同时,该湾以整治房前屋后小环境为切入口,按照“扫干净、清通畅、码整齐、保常态”的要求,大力推进“清洁家园”行动、农村卫生保洁、沟渠清理等,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等,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让村庄面貌提“颜”增“质”,三根祠湾“换了模样”。

今年,陈贵镇按照“村村是景点”的全域旅游理念,以南山村、小雷山村、冯家畈村为单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和美乡村示范片区。依托这一契机,三根祠湾将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文化资源,打造更具特色的文化体验项目的同时,持续优化旅游设施和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鲍俊辉 易木生 殷珂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