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畅谈
2月3日,农历正月初六,冬日的寒意尚未完全消散,阳新县王英镇新街村大塘熊湾的祠堂内却暖意融融。一场以“围炉话发展 聚议谋振兴”为主题的座谈会在这里举行。
一个火堆、几排板凳、几杯清茶,王英镇党委书记孔祥鹏、新街村“两委”干部、湾组组长与乡贤代表围坐一堂,气氛融洽而热烈。
孔祥鹏首先开腔:“今天我们聚在一起,主要是想听听大家对我们镇、村进一步搞好和美乡村建设,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共同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
话音刚落,新街村大塘熊湾村民熊明礼便接过话头:“书记,G351国道施工把进水渠盖住了,导致我们现在没水用,这个问题麻烦书记解决一下!”
孔祥鹏听完当即拍板:“可以用水泥筒重新引水,这个马上落实!”干脆的答复引得现场一阵叫好。
“去年9月到现在,我们湾子的和美乡村建设已经完成了80%,但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大家共同参与。捐工、捐钱、捐地基,已经有20多人捐工、16人共捐了4.2万元,4人捐了2亩地基,用于支持家乡建设。”新街村大塘熊组组长熊启胜说道。
“新街村的发展离不开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新街村村支书冯胜利笑着说,镇里为村里搭建了平台,但未来的路要靠自己走,不能等靠要,要主动作为,把每件事情做实做好。
紧接着,阳新县农业农村局老党员、退休高级农技师冯光祥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两年家乡的变化确实很大,房前屋后硬化了,自来水也通上了,解决了一千多口人的饮水问题。但我认为,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对于产业我之前有过调研,比如,在产业调整方面,我们可以尝试‘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利用山地资源种植中药材如黄精、天麻等,另一方面推广高产土豆种植,并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带动群众增收。”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1月9日国和片举办的‘九村文艺同台村晚’值得点赞,通过跨村文化联演推动楹联文化向新街村延伸。”新街村退休教师、诗联学会顾问宋治雨建言,“乡村振兴首先要文化先行。王英镇是旅游乡镇,不能节假日才有文化氛围,建议在景区增设些楹联诗词,将楹联诗词嵌入山水风光,通过‘文旅+楹联’方式,让游客既能赏景又能品文,实现物质精神双丰收。”
此次座谈会共有10位乡贤参加,一共收集到了11条宝贵的建议,涉及环境卫生、美丽家园建设、产业发展、文化生活等方面。
孔祥鹏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他表示,今天这个“围炉话发展 聚议谋振兴”座谈会开得非常有意义,一年之计在于春,首先对能立即解决的问题马上处理,对暂时不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制定好工作计划。
座谈会后,孔祥鹏与村民们一同参观了大塘熊湾。新升级的沥青路、新修建的篮球场、护坡、护栏、文化墙以及小三园等生态宜居的面貌已经初步呈现,展现了新街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取得的显著成果。
此次座谈会不仅为新街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建议,也为全镇的美丽乡村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王英镇将继续统筹资源、凝聚合力,在生态宜居、产业富民、文明乡风等领域持续发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画卷。(记者 贺介飞 通讯员 卫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