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大棚内采摘菊花
一朵朵娇艳的菊花或淡雅如诗,或艳丽如画,绽放出独特的光彩,散发着沁人的清香……
8日,在大冶市金山店镇火石村循环种植产业园内,工人们穿梭于大棚中,小心翼翼地摘下一朵朵菊花,再分类放进“菊花艺站”,以便游客观赏、购买。
“我们于去年10月在园区大棚里试种的观赏菊,春节期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购买、拍照打卡。这一片种植了白菊、金丝皇菊,以其清新的香气和良好的药用价值受到市场欢迎。”火石村村委会副主任陈忠介绍,这片园区属于村集体产业,观赏菊已经成熟,每亩产量2万枝,除了满足游客采摘需求外,还销往周边花店,预计产值20万元以上。
火石村现有人口1410人。近年来,该村积极流转土地,采用“村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菊花、蔬菜种植业,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走出了一条特色种植助农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2018年,在大冶市相关部门和金山店镇的大力支持下,火石村组织村干部前往湖北麻城、江西等地,考察学习乡村产业发展做法和经验。“当时,我们经过研究,发现本地土地肥沃、温度适宜,便流转了土地100余亩,种植白菊、金丝皇菊等药用菊花。”陈忠说,菊花的花、叶、枝干都可以作为中药材,销售效益可观。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5万余元,增强了该村发展菊花种植产业的信心。
为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该村投入60余万元,成立了黄石亿丰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村闲置资源改建成加工厂,引进烘干设备,建成冷藏库、包装车间等,进一步开拓菊花销售市场渠道,打造集育苗、种植、采摘、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与此同时,该村从江苏徐州引进祭祀黄菊、白菊等品种,从云南引进闪耀、罗曼蒂克、白乒乓等菊花观赏品种,持续扩大菊花种植面积;与湖北鑫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根据市场需求,采取“花菜轮种”方式,尝试种植土豆、羊肚菌、辣椒等蔬菜,让土壤保持肥沃,实现增产增收。
种植一片菊花,发展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我已经在园区里工作4年多了,一年能赚2万余元,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不耽误其他家务活,既轻松,又方便。”村民罗梦希说。
像罗梦希这样的村民,在火石村还有很多。据介绍,火石村循环种植产业园每天用工量在10余人,采摘季用工量达到40余人,为该村及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此外,该村还通过技术支持、订单收购等方式,引导本村及周边村民种植30余亩菊花。
截至目前,该村现有大棚8座,种植有瑞白、灯笼等36个品种菊花,种植面积达110余亩,并种植蔬菜20余亩。
“今年,我们着力打造高标准数字循环种植科技示范园,通过引进智能化温控设备、水肥一体化设备、智能化加工生产线等,把园区种植面积扩大到65亩,实现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火石村党支部书记陈林说。(记者 殷珂 柯春芳 通讯员 黎海连 余书源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