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陆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江洪涛:多样化服务满足独居老人养老需求 17家幸福食堂让老人尽享幸福“食”光
(记者 张晓适 曹靓 程武 彭喆 徐锦博 实习生 袁承欣)
22日上午,黄石市新闻发布到基层下陆区惠民政策进小区 服务群众实打实”发布会在石榴园社区举行。
由下陆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马哲强,下陆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江洪涛,下陆区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谈晖,下陆区住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饶喆,石榴园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江凤梅发布,下陆区融媒体中心主任谢忠方主持。
下陆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马哲强介绍下陆区有关情况:
下陆区是黄石市的中心城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金融、交通物流、文化教育和创新创业中心。全区总面积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人,辖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东方山风景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长乐山工业园区、4个街道办事处、37个社区。近年来,下陆区锚定建设高品质宜居新城区的发展定位,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惠民政策落实为抓手,以做好“家门口”服务为切入点,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活力,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高标准扮靓城市颜值
打造品质宜居城区新形象
一是着力强功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围绕辖区道路景观提升、断头路打通及服务学校、商圈发展,新建8条、改造升级13条主次干道,改造雨污管网70余公里,建成区内二、三级管网全部铺设到位。推动大广高速新黄石互通、复兴大道、磁湖明月桥等市政重点工程建成通车,辖区快速内环和市域高速外环基本形成。
二是着力补短板,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统筹团城山片提档升级和新老下陆片旧城改造,更新老旧小区98个,惠及4万多户居民,加装电梯350余部,新建青龙山公园、骆驼山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11个口袋公园,“开窗见绿、出门进园”成为居民生活标配。
三是着力优环境,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化环卫园林市场化改革,推进垃圾分类全民知晓、全民参与,文明创建和城市管理考评长期在全市城区名列前茅。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去年全区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80%以上,PM2.5浓度降幅全市最优,下陆蓝成为常态。
高水平优化服务供给
绘就居民幸福生活新图景
一是聚焦优质均衡,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作为人口持续净流入的中心城区,下陆区每年保持净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400余人。为顺应人口聚集和学位紧张趋势,新建墨斗山学校和改扩建5所中小学,引进社会资本新建康桥未来高中和慧德学校,新增学位近万个,全区教联体覆盖率达100%,有效缓解了学位紧张问题。全面改扩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3家“三甲”医院实现紧密型医联体全覆盖。新建下陆区康养中心和青山老年公寓,改扩建12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300多户,初步形成机构、社区、居家、智慧养老一体发展格局。
二是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实现各级审批系统互联互通,全区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100%,900个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全量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104项高频事项赋权街道、社区实施,方便就近帮办代办。
三是聚焦高品质需求,扩大优质消费供给。引进落地团城山万达广场、居然之家、宏泰广场等商业综合体,积极打造大屋湾、未苏湾、月牙湾以及安达路、铜花南北路夜市等特色街区,9家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全覆盖,让居民消费更加舒适、便捷。去年全区市场主体突破2.7万户,各类首店增至187家,限上商贸企业达132家,拉动商品房销售面积31万平方米、总量城区第一,同比增长10.7%。
高效能创新社会治理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一是以“三方联动”为抓手,小区自治机制加快形成。健全区、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四级治理体系,确保治理工作层层落实,城市小区业主委员会和村改居湾组理事会组建实现全覆盖。健全小区党支部、小区业委会和物业“三方联动”机制破解小区治理难题,去年全区新增停车泊位1015个,新建改造充电桩200个,薄弱小区市场化物业服务覆盖率达96.5%。
二是以“一老一小”为重点,便民服务体系加快构建。高标准改扩建3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89个便民驿站,就近就便建设17个社区幸福食堂,实现万人社区全覆盖。不断健全养老、托幼等15分钟便民服务圈,完成6个完整社区建设。引导150余家社会组织常态化服务基层,将便民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
三是以“五情”及时闭环处置为载体,平安稳定工作更加主动。健全专业调委会与三级矛盾调解中心融合机制,推进专业调解力量嵌入基本治理单元。创新社情、访情、警情、案情、舆情“五情”统筹闭环处置机制,自去年4月运行以来,全区“五情”办理满意率从50%提升至92%,矛盾纠纷调解有效率排名位居全省前列,相关经验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全市推广,基层社会治理局面持续向善向好。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把握人口持续净流入的趋势,拿出市府所在地的担当,坚定不移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活力,全面消除2000年前未改造老旧小区,实现D级危房清零;高质量建成白马山二小,确保9月如期开学;完成适老化改造100户、加装电梯100部、更新老旧电梯102部等,持续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推动高品质宜居新城区建设工作再突破、再提升,为黄石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服务推动全省支点建设作出下陆贡献。
会上,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回答了场内记者和群众提问并作交流。
问题一:我是这个小区的居民,现在小区到处都在加装电梯,我们单元也有居民想装,但高楼层分摊的费用比较高,请问加装电梯有没有优惠政策支持?
下陆区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谈晖:电梯加装工作是我市的一项民心工作,2024年3月1日《黄石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条例》出台,这是全国第一个地级市对加装电梯工作进行立法,体现了我市对电梯加装工作的重视。各级政府部门按照“政府引导、社区主导、业主主体、各方支持”的建设模式,制定了一系列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优惠政策。目前全区已为31个社区加装353部电梯,已建成307部电梯,正在施工46部。
首先,市、区两级政府对每部加装电梯各有5万元补贴,总共10万元,这个补贴即可以用于前期建设,也可以用于后期维保。
其次,根据黄石市关于电梯加装涉及管线迁改相关文件精神,电梯加装涉及到水电气网迁改的费用由城区统一与各管线单位进行结算。
第三,对于肢体残疾的残疾人需进行“加装电梯”的,可以列入“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残联将按照每户60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
第四,黄石慈善总会“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已将电梯加装工作列入了项目互助范围,群众通过对“幸福家园”项目发起加装电梯的捐款,市慈善总会根据捐款的金额予以一定比例的配捐。例如电梯加装的业主为“幸福家园”项目捐款10万,市慈善总会在一定时间内将返还业主10万的捐款和1万配捐资金,用于加装电梯。
第五,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工作,业主可以向市公积金中心申请,提取本人及包括本人父母、子女、配偶的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
问题二:我是石榴园社区居民,我现在所住的小区,物业管理很规范,我还有一个房子,是一个90年代的独栋楼房,多年来也没有专业的物业管理,请问像这样的独栋楼房,如何引进物业公司?下陆区在这方面有没有相关措施?
下陆区住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饶喆:独栋楼房主要集中在老旧小区。这一类小区的物业引进工作一直是我区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的重点、难点。一般来说,小区引进物业公司,可由业主委员会广泛征求业主意见,明确物业服务的具体内容。再在全市优质物业公司库中公开选聘,对报名的物业公司进行资料审核,并实地考察物业公司正在服务的小区,确定符合条件的物业公司名单。最后由全体业主或者业主代表进行投票,根据投票结果确定中标的物业公司。但是在独栋楼房的物业公司引进上,因为在管理成本、缴费意愿等方面的存在困难,难度更大,需要我们区住房保障局、相关街道及社区给予更多的指导。
为了推进老旧小区独栋楼房的物业引进,我区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我们一方面鼓励引导连片的、相邻的老旧小区合并为同一物业单元统一招聘物业公司,或者引导零散分布的居民小区和独栋居民楼就近引进物业公司,采取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方式,消除了物业服务空白点,实现资源统筹、降本增效。近两年,我们共为16个独栋小区引进周边物业公司。另一方面,我们针对“村改居”社区不具备封闭条件的楼栋,引导社区成立物业公司管理,为居民提供标准化的物业服务,逐步引导居民接纳市场化物业服务。
今年,我们将持续做好老旧小区尤其是独栋楼房的物业选聘工作,指导物业企业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小区居民居住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问题三:我现在武汉工作,父母住在这个小区,父母年龄大了,又不愿意跟我们住在一起,请问下陆区能为独居老人提供哪些养老服务或养老政策?
下陆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江洪涛:近年来,下陆区把养老服务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推进“三个融合”(医养、康养融合;机构、社区、居家融合;养老事业、产业融合),建立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基本能满足老年人各类养老服务需求。针对您提出的独居老人养老问题,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供选择:
可以选择入住养老机构。全区有养老机构6家,三星级的2家,全部实现了医养、康养融合。下陆康养中心还专门为失能老人设置了专业的护理区域。
可以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下陆区建成并运营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6个,有专业的机构、专业的人员,提供专业的服务。同时,还可以为老人提供短期和长期照料,老人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中度过幸福的晚年。
也可以选择居家养老。您可以使用“湖北养老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通过购买“六助”服务的方式(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急、助行)为家中老人提供服务。您可以根据家中老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养老服务方式。
问题四:完整社区建设事关百姓福祉,请问石榴园社区在推进完整社区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石榴园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江凤梅:近年来,石榴园社区紧扣“完整社区”理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持续加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在“一老一小”、便民设施、物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少居民说,凡是能想到的社区服务功能,这里几乎都能找到。
在这里,我想用三个关键词,来汇报完整社区建设成效。首先是“齐全”,辖区内有中国电信、中石化、全市最好的学校白马山小学和机关幼儿园,还有齐全的卫生服务站、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生鲜超市、药店、银行、口袋公园、广场等,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设施场所齐备完整。同时,2023年10月新党群服务中心启用,总建筑面积3080平方米,以“改空间、添内涵、强服务”为建设理念,腾出更多空间建设了红石榴会客厅、幸福食堂、老年学校、舞蹈室、儿童友好空间等功能分区,全部免费对外开放,为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居民提供各类需求。
其次是“便利”,上学接送方便,下楼就能买菜,出门就是公园广场,内有红石榴驿站,可以自信地说,居民步行十五分钟范围内,政务、教育、医疗、康养、购物、娱乐、健身等服务都可实现。
最后是“品质”,近年来,我们先后推进了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电梯加装、优质物业等工作,让小区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从“住有所居”到“宜居乐居”转变;积极打造“魅力红石榴 幸福520”党建工作品牌,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现场,我们对社区的完整社区建设情况,制作了展板及手册进行展示,欢迎大家详细了解,并邀请大家到石榴园社区转一转、看一看,一起感受石榴园社区红石榴的幸福味道。
问题五:我家附近有一家幸福食堂,请问对老年人就餐有哪些优惠和服务?
下陆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江洪涛:下陆区高度重视老年助餐这件“关键小事”、“民生大事”,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公益属性、综合监管”的理念,建成17个社区幸福食堂并投入运营,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在价格优惠方面,对60-69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晚餐每餐一般优惠1元;70-79岁老年人,中晚餐每餐一般优惠2元;80岁以上老年人,中晚餐再给予折扣。有的社区幸福食堂通过充卡送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优惠,如充值100元,对60-69岁老年人,送10元;对70-79岁老年人,送20元;对80-99岁老年人,送30元。
在提升服务方面,在对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可口、安全的用餐服务上,解决行动不便、独居老人“吃饭难”的问题,也减少老人在家做饭的安全隐患。我们还鼓励一些有爱心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开展上门送餐服务。
在食品安全方面,我们常态化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幸福食堂开展食品原料采购、加工制作、保存留样以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检查;区民政局还建立了幸福食堂考评机制,以食堂服务量、安全性、多样性、群众满意度等内容作为重点考核指标,根据考核情况兑现奖惩。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社区“小”食堂,服务着社会“大”民生。我们将全力做好具有下陆特色的“幸福食堂”,为老年群体送上“家门口的助餐服务”,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编辑:严逸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