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湖北】真下真察真解难 用心用情暖民心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2-08-05 09:27]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火热7月,我市大街小巷、广袤田野、生产车间、项目工地,处处可见“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党员干部们的身影。

自全省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对标对表省委部署,践初心、担使命、洒汗水,真下真察真解难,用心用情暖民心,持续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高点站位谋实效

紧跟省委部署要求,黄石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

全省动员部署会议后,我市第一时间召开动员部署会议。5月27日,市委组织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全市活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落实措施。各地各单位及时传达学习全省动员部署会议精神,落实实践活动各项任务要求。截至6月初,全市96家单位全部召开动员部署会、制定工作方案,迅速掀起实践活动热潮。

抓住“关键少数”。我市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在实践活动中作表率、走前列。主要领导同志多次赴社区、农村、企业,实地调研城市更新、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问题,走访了解市场主体和居民诉求,对群众关心问题一一明确回应,现场研究解决措施。6月27日,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市委常委班子开展实践活动“三张清单”,对下一阶段实践活动进行部署。市“四大家”领导同志均多次基层单位开展专题调研。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梳理形成市委常委班子开展实践活动“三张清单”并对外公示,其中问题清单共69项,任务清单共59项,已有阶段性成果的效果清单65项。

在市级领导的示范引领下,我市各级党组织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扎实推动实践活动落实落细。

行动检验成效。

驰而不息为企业纾困解难。我市紧紧围绕奋进全省第一方阵、加快工业提质倍增的目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

年初,受疫情影响,我市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在内的众多产业链的交通物流都受到较大影响。我市及时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出上海等重点地区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工作的通知》,有关部门迅速建立沟通渠道,形成问题交办、督办机制,24小时服务企业。为稳住PCB产业链和生产链,开发区·铁山区成立工作专班,定期收集企业反馈问题,“一企一策”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扎扎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创建11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13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面开工······一批民生实事谋划实施;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到村组、社区开展下基层33044次,梳理问题9711个、解决问题5937个,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281批次429人次,化解问题199件······一批矛盾纠纷妥善化解。

从暮春到盛夏,我市广大党员干部解决民生实事、谋划发展大事、落实基层治理要事,以实实在在的成效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

身入心至下基层

下基层是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切入点。

大冶把下基层实践活动深度融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优化环境、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明提升、党建引领“八大行动”,扎实开展“我为大冶发展献一策”主题亲商政企“午茶会”、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电视问政”“文明面对面”等系列活动,精准收集市场主体、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在阳新,30余名县领导主动到各自驻点联系的镇、村、企业开展调研活动60余次,共收集基层反映的问题78个。按照“应下尽下、能下尽下”要求,全县30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社区、驻点帮扶村收集各类问题1500余个。

下陆区实行“县级领导沉浸式下沉、区直部门常态化下沉、普通党员全覆盖下沉”,分级分类明确下沉要求,全区5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到全区的每个角落,遍访群众1550余人次。

黄石港区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区724名党员干部走访1215户,收集民情民意435个,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84个;安排业务骨干作为51家重点企业的定点“店小二”,“一对一”贴心服务。

只有融入基层“接地气”,才能找准摸透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想。

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下基层调研中发现传统的诉讼费收退模式存在办理速度不快、办理过程不透明、案件当事人体验不佳等问题,在市委、上级法院的大力支持和银行的通力协作下,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工作专班,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 诉讼服务,减少诉讼费办理时长。截至7月25日,市中院共办理网上缴费业务4125笔,累计金额3900万元,办理网上退费业务53笔,累计金额55.8万元。

问计问需察实情

“晚上一片漆黑、出门靠手电筒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当阳新县王英镇纪委干事王佳再次来到南宋村下马湖组时,村民宋老伯指着旁边的路灯,一脸欣喜。

三个多月前,王佳在南宋村调研时发现,由于地处山顶,海拔过高,加之山路崎岖,下马湖组长达3.2公里的盘山公路没有安装路灯。

“没有路灯,晚上有事出门也危险。”“路灯要是能亮起来,晚上这深山里也没那么怕了!”组里的村民围上来倾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透露着些许无奈,但眼神里却带着期盼。

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王英镇立即在南宋村召开湾组会议,与群众一起商讨解决方案,最终决定通过镇政府牵头向上申报项目、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建设等方式降低成本。7月3日,在村民的积极参与下,蜿蜒的山路终于安上了路灯。同时,该镇对全村所有自然湾的路灯使用情况进行摸底,先后为12个组新建和维修路灯215盏,一座座小山村亮起“暖心灯”。

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市精准梳理问题清单,明确任务清单,制定效果清单,变“党员干部端菜”为“群众点菜”,确保民情“察”得清。

问需于民、问计于基层、问效于服务对象。市直相关单位结合“双千”活动收集各类企业问题1049个,已解决615个问题。市文化旅游行业开展“服务业领域纾困解难专项行动”,8家旅游类企业获批低息贷款3320万元。

千方百计解民忧

民情连着民心,民情的核心是民忧。

对于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难题,我市以“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为着力点,抓好《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若干措施》《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落实,市政府印发《纾困解难提振消费实施方案》,用好亿元资金池,推出14条措施,激活消费大市场,切实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市总工会积极落实小微企业工会经费支持政策,最大限度实现应返尽返,截至目前,共计为我市166家小微企业全额返还2021年度工会经费444.97万元。

“今天我们把中山证券投行请过来了,现场为你们答疑解惑!”得知湖北天华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有股权融资需求,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调研组特意从武汉邀请来投行经理,指导相关事宜。

一大批真抓实干的举措、真金白银的支持,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好政策带来的风和日丽、阳光雨露。

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市积极创新拓宽民意收集渠道,切实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和市场主体心坎上。

“小小‘回音壁’架起了社区与群众的‘连心桥’。”西塞山区上窑社区在辖区内设置民情“回音壁”,方便居民群众反映热点和困难问题,并及时公布和反馈处理情况,社区党委书记刘丹介绍,“回音壁”设置以来共收集问题60余件,解决居民实际困难问题35件,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用情用力暖民心

没有任何一种根基,比扎根于群众更坚实。

在实践活动中,我市广泛开展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带着感情和责任为民解忧,显著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走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黄石路径”,我市持续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全覆盖的基层党组织;创新党建引领五治融合的“活力村庄”,将乡村治理力量和资源向湾组延伸。建设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的“幸福社区”,始终坚持让群众站“C位”,积极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

翻开一篇篇朴实的工作简报,总能感受到文字间传递出的浓浓深情。

“有了教育局出具的就学联系函,转学手续一路‘绿灯’。”上达电子黄石公司员工闫金平兴奋地拨通家里的电话,告诉孩子们这个好消息。

今年下学期,闫金平想把远在黄冈老家就读得两个孩子都转到身边就读。6月底,夫妇俩拿着开发区·铁山区教育局出具的《就学联系函》来到四棵小学,校方很快给了明确的答复:“手续一切从简,很乐意接受你们的孩子就读。”

教育是民生之首,近年来,为充分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开发区·铁山区多部门联合建立“绿色通道”,为“新黄石人”解决后顾之忧。

我市广大党员干部,脚下踩着泥土,心中沉淀真情,把人民群众说的“土办法”“好点子”记心里,依托群众的力量干好惠民实事;同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渡难关、共克时艰,凝聚起黄石加快融入全省发展布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记者 朱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