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英和她的钥匙串
于文英入户照顾张美玉
18年了。
于文英腰上挂着的钥匙越来越多。
最多的时候,有34把,串成3大串。这些钥匙中,有的已经锈迹斑斑,有的还是新的。走在路上,钥匙碰撞着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像风中的风铃,格外悦耳。
“34把钥匙,是40个‘爸妈’家的。”于文英说,义务照顾社区老人这件事,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
一次偶然的相遇,结下深厚的情谊——
一把钥匙,一声爸妈
“小于,忙啥呢?”
7月15日,记者前往铁山街道建设路社区跟随于文英采访。路上,有老人撞见于文英,询问她。“去张妈妈家看看……”于文英微笑着回应,迈开步子,走路风风火火。
于文英今年65岁,是大冶铁矿建安车间的退休职工。
她口中的“张妈妈”,是今年94岁的张美玉。
于文英与张美玉相识,始于18年前。2006年,于文英尚未退休,她与张美玉的小女儿詹霞既是工友,也是关系不错的朋友。一天,于文英突然接到詹霞的电话。电话中,詹霞向她求助:“于姐姐,我有急事要出门一趟,你能帮我去家里照看一下老人吗?”
于文英同意了。
走进家门,男主人詹怀德因病躺在床上,女主人张美玉年过古稀,等待着于文英的到来。那天,于文英陪伴着他们,和两位老人一起拉家常;两位老人想要上厕所、喝水,于文英忙前忙后。当晚,詹霞回到家中,看到父母脸上绽放出笑容,拉着于文英的手深表感谢。
一次短暂的相遇,结下了长久的情谊。
从那天起,于文英成了张美玉家的常客。詹霞有急事要出门,于文英就去家里“顶”一下。
走动的次数多了,两位老人对这个陌生的“小于”越来越信赖。
2009年,于文英退休了。不久,詹霞因种种原因要搬到南京常住。临走前,她将家里的钥匙配制了一把,送到于文英手上:“于姐姐,家里交代好了,老人有啥特殊情况,要麻烦你帮忙看一看。”
“放心吧,他们也是我的‘爸妈’。”
接过钥匙,于文英对詹霞承诺。
一句简单的约定,她默默践行18年——
一个承诺,一场守护
“起初只是一句委托,没想到于姐姐做的比我们想的还要多,还要细。”2023年夏天,记者曾前往张美玉家采访,詹霞恰好回家探望。她说,于文英早就和他们成了“一家人”。
2015年,詹怀德病重住院,于文英出现在了病床前。一次,在医院的病房中,詹怀德因大小便失禁,弄脏了被褥。老人难以自控身体,露出了窘迫的模样,他用被子紧紧捂住身子,一动不动。微小的动作引起了于文英的注意。她找护士要来一副一次性手套,戴在手上,挽起袖子清理床单。
病床前,护士感叹:“这个女儿真孝顺!”
于文英笑着回答:“为老人尽孝,应该的。”
詹怀德离世时,于文英连续三天都和老人的子女吃住在一起,张罗老人的后事。之后,于文英担心张美玉一个人孤单,前往张美玉家的次数更密。对此,于文英的老伴徐长良偶有怨言:“怎么老往别人家跑,图个啥?”于文英说:“我们都会老,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于姐姐太细心了。我帮妈妈洗澡时,会用毛巾搓身体,妈妈说疼。于姐姐是将沐浴露抹在手上,用手擦……”詹霞说,还有一次,妈妈在家生病发烧了,她和姐姐詹苹都在外地回不来。于文英守在老人跟前,在她家里住了一个星期,和老人同睡一张床,给老人暖被窝。
这些事在社区里传开后,越来越多的老人也将自家的钥匙交到于文英手上。于文英来者不拒,腰间逐渐挂满钥匙,最多时有34把。其中,有6把钥匙的主人是6对老年夫妻,另外28把钥匙的主人是独居老人。
“大家都是街坊,有事尽管开口。”于文英从不嫌麻烦,冬送棉被,夏送凉席;侍病喂药,修修补补,社区里经常出现她忙碌的身影。
今年90岁的潘素惠,有一次摔了一跤,被诊断为骨盆坏死。于文英到潘素惠家,悉心照顾了她3个月。
今年87岁的吴世明,独居。有一次,于文英前往老人家里探望时,发现家里有白蚁,主动帮她解决了这一难题。
今年78岁的易世菊,患有老年痴呆,曾走失过两三次。于文英保管着易世菊家的钥匙,隔三岔五就去看一看,定期帮老人检查佩戴的定位表能否正常使用。
“詹妈妈”“徐爹爹”“潘妈妈”“高妈妈”“唐妈妈”“侯妈妈”……于文英在每一把钥匙上面都贴上了标签,确保上门探望、照顾时不落下一家。
老人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有些老人要求贴补买东西的钱,但都被于文英拒绝:“我和老伴都退休了,生活好着哩,这些小事不必在意。”
一声心底的呼唤,化为持之以恒的行动——
一群老人,一个“女儿”
铁山,地因山得名,山因铁盛名。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在这里建设了我国第一座大型露天铁矿——大冶铁矿。新中国成立后,铁山累计生产铁矿石1.5亿多吨、铜矿36万多吨。
居住在铁山的老人,年轻时大多数是大冶铁矿的职工,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奉献了热血和青春。于文英对这里的故事熟稔于心,对大家的情感真挚朴实。
她保管的每把钥匙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于文英用钥匙打开门,进入他们家中,帮助他们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对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于文英不定期上门,陪他们聊天,给予精神上的慰藉和陪伴;在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于文英还会为老人们准备粽子等,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88岁的王福菊,曾对智能手机很排斥。于文英经常前往王福菊家,既和老人“面对面”,也跟老人“键对键”,教老人如何拨打视频电话。如今,王福菊每天都会在微信上和于文英聊天,问问好。
“你真是‘好女儿’!”王福菊夸赞于文英。
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语,于文英也愣住了。
“我太久没听到这样的称呼了,太久没听到了。”她说,5岁时,她的父母患病相继离世,她从小就跟着大伯一家生活。小时候,街坊们都很照顾她,但每次只要听到小伙伴们被家人呼唤“女儿”,她都会投去羡慕的目光。
“妈咪!”于文英也亲切地喊王福菊。
渐渐地,更多的老人对于文英的称呼也从“小于”变成了“姑娘”“丫头”“闺女”;于文英则亲切地喊老人们“爸、妈”。每当听到于文英这么喊时,笑容总是从老人们的脸上泛开。
一场爱心的接力,传递人间真情——
一种信仰,一份担当
2017年6月13日,于文英郑重地向社区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申请书中,她许下诺言:“要全心全意帮助老人、帮助儿童,团结大家……”
有了信仰,行动就更有力。于文英的老伴徐长良说,递交入党申请书后,于文英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照顾社区老人身上。
一天晚上8点多,于文英到家后,徐长良端出饭菜,准备吃饭,于文英的电话又响了,“潘妈妈找我,我去去就回。”说罢,于文英就往门外走。徐长良默默地将盛好的米饭倒回电饭煲,又拿出几个碗,倒扣在菜上,边看电视边等待。那天晚上,饭菜热了三四次。
之后,受于文英影响,徐长良也穿上了红马甲,成为社区里的志愿者。他经常拿着小喇叭在社区里巡逻,义务帮忙清扫楼道,劝导不文明行为。
2021年6月18日,于文英成为中共党员。2022年9月,在于文英的带动下,一支“红马甲”助老志愿服务队在建设路社区成立。“红马甲”助老志愿服务队共有25名志愿者,接力为更多的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和生活帮助。
“于文英不仅自己助老爱老,还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令人感动。”建设路社区党委副书记董凌燕说,于文英主动担当,擦亮了老年人生活的幸福底色。
如今,不仅建设路社区的老人们知道社区里有个“好女儿”,周边胜利路社区、九龙洞社区的老人们也闻讯而来,要找“小于”保管家里的钥匙,送来了“新”的钥匙。也有3把钥匙,因为老人离世,于文英已经退还给了老人的子女。
“这么多钥匙,你保管得过来吗?”记者问。
于文英说:“我退休了,没啥事。多去老人们的家里走动走动,不仅帮助了他们,对自己的身体也好。”说完,她特地走动几步,步伐很矫健。
(记者 陈子才 石教灯/文)
记者手记
干真事,真干事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提出,要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
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如何让广大老人安度晚年,成为一个绕不开的重大命题。在过去的经历中,于文英扑下身子“干真事”“真干事”,18年如一日义务照顾社区老人,用实际行动写下了一名党员鲜活的注脚。
如今,65岁的于文英依然很忙碌。
她出现在大家面前时,总是身穿红马甲,腰挂钥匙串,在社区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她的手机总会不断地收到各种信息,有社区志愿者咨询如何服务好老人的,有老人委托她帮忙买些生活用品的,有身在外地的子女询问老人身体状况的……无论多忙,于文英都会挤出时间回复。
远亲不如近邻。对社区里的独居老人而言,于文英就是他们最近的“家人”。“34把钥匙,是40个‘爸妈’家的。”她不光这么说,也把照顾落到实处——她将每把钥匙都贴上标签,大到生病照顾、节日问候,小到修修补补、聊天唠嗑,她一户不落下。
一个人的精力要有多大,才能够“1个女儿”照顾好“40个爸妈”?
于文英的答案很简单,怀揣着真干事的想法,精力就是无限的。“我就是想真正地为这些老人干点事。”她说,这是她递交入党申请书时的承诺,也是她想要干好的一项事业。
她说:“我们都会老的,开心做好照顾社区老人这件事,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尊老、敬老、助老、爱老这件小事中来,就够了。”(记者 陈子才)
编辑:徐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