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服务、送上门、码上办,市人社部门民生服务“加码提速”—— 想在前头 为群众排忧解难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07-11 08:48]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从退休办理的“五预”服务机制到就业服务的“大篷车”,从社保认证的“刷脸办”到劳动维权的“码上追”,黄石市人社部门以“预服务、送上门、码上办”的组合拳,发挥政策预判的智慧、服务下沉的温度、数字赋能的效率,实现100余项民生事项“最多跑一次”,让人社服务跑出民生保障“加速度”。

“预服务”精准送达

7月初,在开发区·铁山区一家装备制造企业,王兴全师傅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养老待遇测算表连连点头——这是在黄石市人社局党员宣讲队指导下生成的“社保规划书”:在录入了退休时间、社保缴费年限等信息后,系统自动测算出王师傅38年工龄的养老待遇。

今年以来,7支这样的党员宣讲队深入企业和社区,将人社政策条文说清楚讲明白,让群众看得懂算得清,仅法定退休年龄计算、养老金测算服务就覆盖2300人次。

面对大型企业退休人员集中申报的痛点,市人社部门组建的“流动预审专班”进驻厂区,在某特钢公司现场办公1天,审核完186份档案,发现并指导补充了57份缺失材料。

这种“档案不移动、专家来上门”的模式,将该企业原本20个工作日的平均办理周期压缩至8天,创下同类业务办理的“黄石速度”。

而贯穿全流程的“预提醒”机制更如精准——系统通过大数据筛查出下月到龄的退休人员名单,在官微公示告知提醒,今年已成功提醒755人,有效避免迟办、漏办,待遇发放及时率达100%。

最近享受到“预服务”的还有不少企业的人事专员,他们手机里存着人社部门推送的“人社政策业务明白卡”:企业稳岗扩岗可享受专项贷款、发生工伤如何申报……市人社部门通过梳理21类惠企利企政策、17项高频业务清单,为企业定制“服务大礼包”,今年以来已精准兑现各类就业创业、招工用工政策资金1.32亿元。

“送上门”帮扶到位

每周三,是黄石“社保服务日”。7月2日一大早,西塞山区田园社区人社专干万月星带上便携式认证终端,来到居民张大爷家,帮助他完成“刷脸”认证。

这种“移动服务大厅”模式,已在全市120个银行网点、140个社区常态化开展。5年间,累计为近3000名特殊老人提供“床边认证”,化解老年群体“认证难”。

灵活就业人员同样感受到了暖心的人社关怀。

“我早晚要接送孩子上学,想找一份工作不容易。”不久前,在下陆区某社区的活动广场上,32岁的刘佩霞盯着“就业帮大篷车”屏幕上滚动播放的招聘信息许久。人社工作人员了解到她的需求后,为她推荐了相关“妈妈岗”招聘信息,现场为其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

今年以来,全市共采集发布雇主零工信息2.9万条,帮助像刘佩霞这样的灵活就业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

“政策宣讲团”走进开发区·铁山区智能显示产业园开展入企服务,在某光电企业,人社专员帮他们测算稳岗补贴返还金额,这让该企业HR李女士称赞不已:“原本以为流程很复杂,结果人社专员上门指导一次性就办好了。”

与此同时,市人社部门建立劳动维权快速响应机制,高效开展维权服务。配套的法律援助服务自入驻劳动维权服务大厅以来,提供劳动争议、工伤鉴定等法律指导服务1200余人次。

“码上办”便民利企

几天前,在黄石数字人社的“社会保险一站办”服务专区,市民陈先生扫一扫黄石“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网办操作视频二维码,点击“灵活就业参保新增/续保”模块,按照提示输入相关信息,点击“提交”,整个过程耗时1分27秒。

这套被称为“智慧人社”的线上服务体系,已实现90%以上的常规业务“码上办”,其中养老资格认证线上办理率达98%以上,让老年人享受到“指尖上的便利”。

人社服务从“窗口排队”转为“指尖直达”,就业对接则让“人山人海”变成“云端秒配”。

今年“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的“就业帮”小程序二维码,成了求职者李啸的“幸运符”。扫码进入界面后,他输入“检验员”关键词,系统立即推送了8家匹配企业的岗位介绍、任职要求、工作地点等信息,他与某电子信息企业HR进行15分钟电话沟通后,当场收到复试邀约。

这种“数字招聘”模式创下亮眼数据:1-6月份,共为3441家企业、4.33万名求职者提供在线“人岗匹配”服务,同步开展的“直播带岗”吸引了3.2万人次观看,东贝集团等企业通过弹幕互动收集到237条有效建议,实现招聘效率与企业找人的双重收获。

数字赋能,则让政务服务跑出便民“加速度”。

在一餐饮企业的社保开户办理中,负责人郑女士体验了“一码通办”的畅快。她在市场监管部门完成注册后,系统自动将企业信息推送至人社、税务等部门,当她登录湖北政务服务网时,参保登记所需的工商信息已预填完成,只需补充员工花名册即可提交。

这种依托政务数据共享的“码上协同”机制,让企业开办涉及的6个事项平均办理时间从3个工作日压缩至0.5个工作日,真正实现“一件事、一次办、高效办”。

“劳动维权举报投诉”二维码的应用,则让劳动权益保障更加有力。市民群众扫码投诉后,系统自动生成案件编号,办理进度实时可查,结案后还能对服务进行评价,实现案件办理全过程查询、全过程追溯、全过程公开的闭环管理,做到群众欠薪投诉指尖一点、接诉即办信息全知。(记者 丁欢 通讯员 贾延)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