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铁山区打出精准高效就业服务“组合拳”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09-15 09:07]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今年以来,面对企业“招工难”与群众“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开发区·铁山区创新构建了“精准摸排、多元对接、政策赋能、优化服务”四大工作路径,打出一套靶向性强、实效性高的就业服务“组合拳”。

截至8月底,该区已助力55家重点企业完成招工32860人,落实各类政策补贴近400万元,为区域经济稳进提质筑牢了坚实的就业根基。

精准摸排找症结

破解就业供需矛盾,关键在于“知己知彼”。开发区·铁山区人社局组建专项招工服务小分队,聚焦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重点产业,以“点对点”上门调研的方式,全面采集企业生产规模、岗位缺口、技能要求、薪资水平等核心信息,动态更新“企业用工需求清单”,确保企业需求“摸得准、记得清”。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该区通过人社专员入户走访、线上问卷调研、政务服务大厅登记等多渠道,系统收集就业意向与技能水平,建立“求职人员信息台账”,并借助大数据技术,为企业与求职者精准绘制“岗位推荐画像”,从根源上打破“企业找不到人、人找不到岗位”的信息壁垒。

5月底,该区人社局接到超颖电子400人用工缺口的“紧急工单”后,第一时间与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对接,通过政校企三方深度洽谈,迅速敲定“订单式”人才输送方案。6月3日,该校77名大学生抵达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当月便为企业累计输送人才518人,高效填补用工缺口。

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走访企业153家,收集岗位需求8000个,登记求职信息3500条,为后续精准对接夯实了数据基础。

“三维招聘”见实效

在精准摸排的基础上,该区进一步创新招聘模式,构建“线上+线下+跨区域”三维招聘体系,让岗位与人才实现“双向奔赴”。

线下招聘注重“面对面”实效,在各镇街广场、社区服务中心及高校校园,常态化举办“重点企业专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等主题招聘会,现场设置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岗位推介专区,实现企业与求职者“零距离”沟通。今年以来,已累计举办线下招聘会84场,吸引735家企业参与,达成就业意向4149人。

线上平台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智联招聘等渠道实时推送岗位信息。推出“直播带岗”活动,邀请企业HR走进直播间,讲解岗位内容、晋升空间及福利待遇,让求职者“云端选岗、在线互动”。截至目前,累计举办直播带岗41场,吸引3万人次观看,收到简历861份。

跨区域协作为用工需求“开源”。该区已与48个地区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建立用工信息共享机制,组织企业“走出去”举办专场招聘,定向引进劳动力4500人,有效缓解本地企业用工压力。

政策扶持显活力

就业市场的活力,离不开政策活水的精准“浇灌”。开发区·铁山区从企业、创业者、劳动者三个维度发力,提供“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

为企业“降成本、稳岗位”。该区严格落实社保补贴与岗位补贴政策,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及高校毕业生的企业精准发放补贴。今年已累计为10家企业发放补贴191.52万元,有效减轻企业用工负担,助力企业稳定用工规模。

为创业者“增底气、解难题”。该区优化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流程、提升贷款额度,累计发放创业贷款7086万元,扶持1705名返乡来黄人员创业,帮助768名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成功疏通创业者“资金短缺”堵点。

为劳动者“强技能、提竞争力”。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开展“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开设数控操作、电工、检验工等实用课程,让劳动者“学一技、傍一身”。今年已累计培训3456人次,发放培训补贴205.92万元。

该区还通过政策宣讲、企业走访、短视频解读等形式,扩大政策知晓度,确保政策红利直达企业、惠及群众。

“靶向服务”有温情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发区·铁山区通过“服务前移、流程优化、跟踪回访”,让就业服务更有温情、更接地气。

针对大冶铁矿职工的失业保险办理难题,该区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深入企业一线提供“一对一”帮扶——从政策解读、表格填写指导,到材料审核、线上提交代办,全程跟踪业务进度并及时反馈,实现职工“足不出厂办业务”。

在政务服务优化上,该区推行“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模式,开通就业服务热线快速响应诉求,组建职业指导团队为1253名求职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真正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为确保就业“稳得住、留得下”,该区建立就业跟踪机制,对635名已就业人员进行回访,动态掌握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者就业状况。通过“入企问诊+靶向服务”,1—8月累计协助55家重点企业完成招工32860人,实现“招工”与“稳岗”双向发力,让就业服务既有精度又有温度。(记者 张春玲 通讯员 黎安琪)

编辑:熊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