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中郡研究所发布《第二十五届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研究报告》,大冶上榜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榜单,排名第48位,较去年前进2位。此外,在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榜单、第二十五届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县榜单中,大冶分别排名第53位、第8位。阳新县位列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榜第34位,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大冶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提能级、优质效、增动力、强功能,持续做好转型发展文章。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0.71亿元、同比增长7.1%,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7%、12.1%、12.9%,呈现出“进”的态势强劲、“优”的结构坚实、“暖”的底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大冶市锚定“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目标,深入推进“五大攻坚”行动,经济社会运行呈现“均衡增长、持续向好、量质并进”的良好态势。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7.9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彰显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活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以长城汽车为龙头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快速崛起,有力支撑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成果更暖心地惠及于民,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农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近年来,阳新县锚定“奋进全国百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整体呈现稳中向好、质效双升的良好局面。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335.8亿元跃升至536.5亿元,增速稳居全省县域首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192.7亿元增长至572.9亿元,实现跨越式提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67亿元增至44.03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二。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推动阳新在中部地区百强县排名提升至第48位。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发展动能不断集聚。生物医药、绿色建材、品牌鞋服等主导产业加速集群发展,形成有力支撑。今年以来,全县新签约项目80余个,总投资额达311亿元。城乡面貌亦迎来显著提升。八一桥建成通车,老旧小区改造、雨污分流等城市更新项目扎实推进,农村电商、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城乡融合步伐加快,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记者 万经煌 吴天韵 通讯员 陈栋 蔡芬 明月新)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