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黄石众多企业勇立潮头、破浪前行。
有数据为证。据市经信局最新统计,目前我市已建成省级数字孪生工厂3家,分别是大冶特钢、人本轴承、娲石绿色建材;省级无人工厂有8家,分别是祥邦新能源、弘盛铜业、东贝铸造、劲牌、新兴管业、金桥铝业、网安科技、尖峰新型建材。其中,大冶特钢、祥邦新能源于2024年被省经信厅认定,其余9家于今年获得认定。
所谓数字孪生工厂,就是通过构建物理工厂的虚拟映射模型,实现生产全流程的实时监测、模拟仿真与优化。而无人工厂则是以自动化设备和AI技术减少人工依赖。二者均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但数字孪生工厂更强调虚拟与现实的双向交互,而无人工厂更注重物理流程的自动化。企业在实际转型升级过程中,经常对二者进行融合应用,共同推动生产质效全方位提升。
近年来,我市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产业整体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数字孪生工厂和无人工厂得以快速成长。
在人本轴承的生产车间,智能仓储立体库有序运转,全流程温控技术守护着每一道工序。2000多个物联网传感器如同细密的“神经末梢”,将生产中的点滴数据传回数字平台,让工厂的每一步运转都有数据可循。通过陆续引进联动数控机床、视觉检测机器人等先进智能设备,人本轴承已完成多条生产线的自动化升级,初步建成轴承制造数字孪生系统,有效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准映射与优化调控。
走进劲牌公司,以往繁忙的酿造场景已被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所替代。通过集成ERP、MES、SCADA等信息化系统,劲牌公司搭建了覆盖产品质量追溯、智能仓储、数据营销等环节的智慧管理平台,通过“5G+工厂互联网”打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精益化、数字化管理。“无人工厂”让代代相传的酿造工艺与新质生产力紧密结合,岁月窖藏的悠长酒香融合新时代的科技气息飘向更遥远的时空。
这是黄石数字孪生工厂和无人工厂建设的生动一瞥。近年来,我市将工业互联网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不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通过充分发挥数字孪生工厂、无人工厂、5G工厂、智能工厂等各类标杆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
在坚持高位推动、夯实数智基础的同时,我市持续深挖数字化改造需求,强化平台赋能,多措并举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遴选4批共346家企业开展省级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目前全市已达成合作意向并完成签约企业超230家,已完工的数字化改造项目超190个。通过稳步推进“一产业链,一省级平台”工程,已培育15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家。
数字化转型是一场坚持不懈的长跑,企业是这场长跑的主力军。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坚持示范引领,开展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打造与遴选。在国家与省级层面,继续着力打造数字孪生工厂、无人工厂等样板示范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各类典型应用和示范标杆。在市级层面,持续编制全市工业互联网及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集,深度推广具有黄石特色的转型模式、典型做法。在县级层面,支持各县(市、区)开展数字化转型专项学习活动,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培育。(记者 王璐)
编辑:郭明磊